English

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2020年05月21日 08:4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與紅色博物館、展示館有關。

  “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5月20日,吉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目前,全國各地掀起了興建紅色博物館的熱潮,這對傳承紅色文化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吉平説。“但是,由於缺少一個基本的指導性規則標準,建設紅色博物館、展示館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亟需厘清的問題,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個指導性的‘規範標準’,確保紅色博物館、展示館建設的健康發展。”

  關於建紅色文化博物館的“規範標準”,吉平認為,至少要考慮到“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展陳設計應緊扣當時當地的歷史、黨史,不能以虛擬的、跨時空的方式策劃展陳方案。”

  “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是地區紅色文化展示與對外交流的平臺,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精神殿堂。”吉平認為,這是弘揚當地文化最有效的名片。

  “不過,各地在打造過程中應正確區分革命文物陳列品與普通的老舊傳統生産、生活用品的區別。”吉平認為這是當前最需要厘清的問題。

  在吉平看來,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陳列的紅色文物要尊重歷史、再現歷史,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反映真實歷史面目,要嚴格區別民俗文化與紅色文化的不同性質,不能把同時代“普通的”、“老舊的”等同於紅色的,應認真加以區別,準確遴選。

  吉平説,在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時要嚴禁“傳説”,更不應跟風炒作,一哄而上。“要樹立嚴謹科學的辦館理念,用真實的革命歷史文物講好紅色故事,謳歌時代精神。”

  吉平建言:“紅色博物館展品在注重藝術性、時代性的同時,更應該突出其正面教育的作用、體現正能量。”他認為,展品不僅要反映紅色文化內容,還要給人以審美感受。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其內容必須適合普及知識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關於推動貧困地區長城沿線旅遊開發助力脫貧攻堅的提案——以內蒙古為例》和《關於鼓勵收藏家到鄉村開辦收藏展館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均獲立案,並得到回復。

  2019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吉平赴內蒙古赤峰、通遼等盟市調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情況,提出了加大對非遺傳承項目、傳承人保護力度的建議。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他多次建言發聲,有些議題引起了有關方面的回應和關注。“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吉平説。

  吉平説,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他還準備了《關於在文物徵集中取消由提供人出具“文物來源證明”的建議》和《關於進一步規範基本建設考古取費管理使用的建議》相關提案。

  他希望,這些提案能為推進中國文博事業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