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疫情期間 這些“雲展覽”值得看

2020年04月02日 10:01:00來源:北京青年報

  疫情時期,原本豐富的“青睞”線下活動也不得不暫時休息。不過,停課不停學,線下的“青睞”活動雖然暫時停歇,線上的“青睞雲課堂”卻熱鬧地開講了。

  3月26日,王建南老師做客“青睞雲課堂”第一期,為青睞會員講解值得觀看的“雲展覽”。受疫情影響,1月末開始,全國各大博物館都進行了暫時性閉館,並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線上展覽,幫助大家“雲看展”。琳瑯滿目的線上展覽,讓人應接不暇。但是,究竟哪些雲展覽的幹貨最多,更值得我們花時間瀏覽呢?有王建南老師指點迷津,大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學習了。

  王建南(筆名將行)是青睞講座中人氣最高的嘉賓之一,曾為青睞讀者解讀《千里江山圖》、趙孟頫書畫展和“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深受讀者歡迎。果然,王老師做客“青睞雲課堂”的消息剛一發出,即報名踴躍,最終有近300名讀者聆聽了王老師的這節“網課”。

  八天時間四堂課程 “青睞雲課堂”大受歡迎

  “青睞雲課堂”3月26日“開講”以來,受到“青睞”會員的追捧,目前已經結束兩期,第一期由王建南老師講解了值得看的“雲展覽”(內容見本版);第二期邀請了著名科普作家、動物園狂熱愛好者花蝕老師,給大家解鎖“逛動物園”的正確姿勢。

  接下來,青睞雲課堂的活動還會十分豐富。今晚8點,第三期的雲課堂繼續由王建南老師主講,主題是“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王老師將通過蘇東坡的詩詞賞析,結合他傳世的兩幅繪畫作品,與“青睞”的朋友們共用這位生活在900年前的大文豪所創作的詩畫境界。

  第四期將由著名科普作家、博物學達人郭耕老師為大家講述觀鳥簡史,分享他多年觀鳥帶來的獨特樂趣。我們生活在北京城裏有哪些觀鳥好去處?北京周邊藏著哪些觀鳥勝地?期待郭耕老師娓娓道來。

  八天時間四堂雲課程,如此密集的“青睞雲課堂”是不是感覺資訊量巨大?感覺過癮?準備好了嗎?關於每期“青睞雲課堂”的具體報名情況,請掃二維碼了解。

  看什麼“雲展覽”

  首先要有一個目標

  疫情期間,眾多美術館、博物館推出“雲展覽”,但由於種種原因,也是差異顯著,所以,在眾多選擇面前,如何挑選優質的適合自己的“雲展覽”,就成為一門學問。

  王老師建議,看什麼“雲展覽”首先要有一個目標,“就是你喜歡什麼品類的展覽?有人喜歡瓷器,有人喜歡繪畫,更具體的你是喜歡西方畫還是中國畫?我個人總結的經驗是,在一段時期內選定兩到三個博物館,作為固定瀏覽的對象。可以根據你所在的地域,選一家本地博物館,再選一家國家級博物館。假如您是四川人,可以選擇四川博物館。假如您是江蘇人,那可以選南京博物館或者是蘇州博物館。比如我會選擇國家博物館和北京畫院美術館。”

  其次,要看展覽的品質。辦展要以觀眾為導向,但是,又不能過分追求時尚主題,過分圍著觀眾轉。也就是説,一個展好不好,有沒有真正的價值,絕不能以觀眾參觀量為唯一衡量標準,一個好展的考評標準一定是綜合的、多元化的。優秀的展覽在文化上有一定的前瞻性,走在社會文化思潮的前頭,同時要把握時代的脈搏。

  王老師介紹説,他長期關注的三個博物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和蘇州博物館。

  其中推薦給大家的有國家博物館的“紅樓夢文化展”和“萬世師表——孔子展”,目的是回顧傳統文化與思想,無論是文學上的,還是哲學上的,在展陳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

  王老師還推薦了蘇州博物館的“吳門四家”系列展、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展”、上海博物館“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和“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其中“法國學院派珍藏展”有85件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和盧浮宮的珍品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帶來了17至19世紀最高水準的法國“學院派”藝術,它們出自凡盧、普桑、弗拉貢納爾、大衛、安格爾、烏東、呂德等藝術大師之手,涵蓋了歷史、宗教、風景、肖像等多個題材,系統呈現了享譽美術史的法國“學院派”藝術勃發、興盛和轉變的過程。上海博物館亦有一件從未展出過的安格爾素描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上海博物館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既通過珍貴的實物回顧了中日交流史上最為有名的“鑒真東渡傳法”,加深了中日兩國的友誼;又借日本著名畫家的作品展現了一種博大的情懷,一種穿越千載的心靈對話,這是中日兩國人民之間情感的最美好見證。疫情期間上熱搜的那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就與這個展覽上的文物有密切關聯。線上上展示與現場布展上都力圖説明,中日兩國人民應該在新的世紀從古老的歷史事件中汲取面向未來的和諧力量。

  此外,由於對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西方油畫展有興趣,王老師還關注了廣東博物館的公號。而作為中國美術館的志願者,他當然還關注了中國美術館的公號,以及北京畫院美術館的公號,並推薦了裏面的一個新欄目“一幅畫的誕生”,“大家如果對中國畫感興趣,可以專門留意公號上陸續推出的系列文章,北京畫院請畫家講述自己創作一幅畫的由來。”

  邊看“雲展覽”邊記筆記

  王建南老師認為,當文博知識的積累入了門之後,必須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我認為就是靜下心來認真看書與思考,結合著記筆記,寫下心得。”因此,一邊看雲展覽,一邊記筆記,顯然是值得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

  在“青睞雲課堂”上,王老師重點推薦了“國博好課”,這個欄目既提供文字、圖片等內容,還分享了精彩的音頻與視頻,由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歷史、文物、考古、藝術等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學術問題發表演講,讓人受益匪淺。

  王老師拿來舉例的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孫機先生談青銅器“虎鎣”的功用。2018年11月,流失海外158年的青銅“虎鎣”回歸祖國,12月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1月在國家博物館“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中與公眾見面。在古代青銅器中,“鎣”是極罕見的,青銅“虎鎣”更是絕無僅有的青銅珍寶。為澄清“虎鎣”的具體用途,90歲高齡的孫機先生親自講述“鎣”的功用,奉獻了一堂頂級水準的精品好課。

  虎鎣方唇、圜底、三蹄形足,整體紋飾紛繁,肩部飾捲曲夔紋,腹上部飾橫S形斜角雲紋,腹下部飾瓦紋,足根飾饕餮紋,是一件西周青銅器。它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它的管狀流,“流”是商周青銅盉標誌性的關鍵部位,這件青銅器之所以叫“虎鎣”,就是因為它“流”上的圓雕踞虎形紋飾。虎鎣蓋有四字銘文“自乍(作)(供)(鎣)。”“乍”字反書,表明瞭它是一件祭祀用品。

  “鎣”是一種容器,用來盛放一種叫“鬱金”的液體香料。據考古學家孫機先生介紹,在古代,人們相信神明不吃現世的食物,而對聞香氣情有獨鍾,所以就將酒放入爵中,用火加熱促進酒氣揮發。而由於那時的酒濃度較低、氣味清淡,故又特地加入鬱金,以求香味更濃烈,使神歡愉。由於目前為人所知的“鎣”件數稀少,而“虎鎣”的造型又尤為獨特,因此顯得格外珍貴,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文化價值。

  這節課讓王建南獲得了莫大的享受:“孫機先生講了39分半鐘,我都是邊聽邊記,這樣一個學習過程,我就覺得記憶特別深刻。我想各位朋友也採取這種跟聽音頻講座詳細記錄下筆記的方法。我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國博好課’。”

  總之,對於自己之前推薦的那些博物館,王老師建議大家關注之後能有收藏,也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展覽類型,專注于某家博物館或某些系列性的展覽。他認為:“只有長期關注,持續學習,我們才會有收穫並學以致用,這些都是學習後的結果。當然,與此同時,網路也提供了海量的文博類課程、各種各樣的APP下載、有聲平臺等等,這些都助力於我們了解文物,學習文博知識,欣賞各館的經典收藏。”

  雖然“雲上看展”的優點眾多,但還是不如自己親臨現場走一走,看一看。王老師説:“雲上是雲上的看展氛圍,你雖眼見為實了,但是你跟展品還隔了一層,這一層是真實與虛幻的界線。到了現場,雖然擋在許多文物上的玻璃罩還是讓你有一種距離感,但這種真實的現場感是每一位博物館愛好者都渴望與癡迷的,是‘雲看展’永遠無法替代的。”

  記錄疫情

  著急出不了好的藝術作品

  人類在遭遇逆境的時候,也往往是藝術家創作的一個高峰期。正在經歷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在這段期間,涌現出了不少美術作品,在本期“青睞雲課堂”上,王老師還選出了幾幅畫作進行了點評。

  取材于2003年“非典”時期醫務工作者抗擊疫情感人事跡的大型三聯油畫《抗擊非典》由安徽畫家趙振華創作,2009年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在美術館展出之後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讓很多人過目不忘。王老師介紹説,從2003年春天暴發“非典”疫情到2009年春創作完成,作者經歷了多年醞釀的過程,從構思到表現,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此次新冠肺炎暴發後,不難發現很多與抗擊新冠病毒戰“疫”相關的美術作品是“趕制”出來的。這些匆匆完成的作品勢必無法保證水準,甚至於在創作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出現了一些反覆模倣與抄襲趙振華《抗擊非典》的作品。王老師説:“那些抄襲的作品就失去了藝術性,獨創性沒有了,都不是好作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李蘭娟是此次疫情中出現在媒體上次數最頻繁的醫療衛生專家,因此,描繪這兩位形象的美術作品也出現得最多,但是品質良莠不齊。

  比如,一張關於李蘭娟院士的素描作品,王老師認為缺少質感,造型很不準確。與真實人物相比,畫上的李院士顯老,皮膚表現得比較乾燥。李蘭娟院士本人皮膚不幹,比較潤澤,因為她是南方人,長期生活在杭州。“所以我説什麼叫水準高啊?水準高就是要把一個人的造型畫準確了。長臉、圓臉,臉薄一點兒,臉厚一點兒,瘦一點。鼻子高一點,嘴唇薄一點,都要畫準確。第二個要畫出質感來,不管你是素描還是油畫,要表現出質感,通過皮膚就能看出是什麼年齡階段的人。更高的要求是能看出這個人的皮膚是屬於什麼類型的,是乾燥型,還是潤澤型。”

  在王老師看來,在抗“疫”期間,想畫畫歌頌醫務工作者固然好,但不要倉促去畫。“完成一幅好的肖像畫需要一個挺長的時間,不能夠説,今天晚上我一激動沒睡覺,就畫出來了。你畫出來可以,放著留給自己欣賞。但是你不能就拿去發表了。我覺得是對這些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及醫務工作者的不尊重。你可以自己欣賞,不要急著發表。不管你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

  關於鐘南山院士的美術作品就更多了,王老師也選出了幾幅作品進行點評:

  一張素描是完全照著照片畫的,王老師認為這就是照貓畫虎,“這種不管畫得好壞,從藝術的角度來講,就不是創作了。”另外一幅國畫作品,王老師覺得缺少藝術性,成了一張宣傳畫,但是又沒有宣傳畫的裝飾效果。“説了半天有沒有好的呀?當然有好的,你會發現這些好的作品都是這段時間出來的。距離疫情暴發快兩個月了。好的作品是需要醞釀時間慢慢去畫、多次修改,而剛才我們看的畫不好,都是疫情剛剛暴發時就發表出來了,著急是出不了藝術作品的。”

  一張關於鐘南山院士的鋼筆畫就是王老師説的好作品,“畫得很好,對人物臉部的造型明暗,還展現了在疫情危急的時刻,鐘南山院士面色凝重的樣子,表現得挺好。只不過這幅畫從寫實的角度考察,塑造得還不夠十分準確。但是單獨就人物造型來説,這張鋼筆畫畫得非常完整,五官之間的搭配都極為連貫。畫家還充分利用了鋼筆的特點,借助硬筆的筆頭反覆皴擦,表現出皮膚的質感。善於利用鋼筆的特點,體現出創作者對材料的特性掌握得非常好,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充分發揮他的技法優勢。”

  另外一張作品也得到了好評(見左圖):“這張厲害吧,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張鐘南山院士的黑白照片,其實是素描作品。這種精細的畫法叫作‘照相寫實主義’,是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藝術者發明的一種繪畫方式。其重點就是畫得像,這幅畫就是一個最好的樣板。這幅畫要花很長時間,慢慢地磨出來,一步一步地往上鋪筆墨,為了表現出臉部的明暗層次漸變的效果,它的造型也非常準。難度非常大的是眼部,畫出了眼裏噙著淚水、飽含水分的感覺。所以通過對比這幾張以鐘南山院士為主題的肖像作品,大家就可以比較出來什麼叫好作品。”

  天津美院退休老教授李晨為鐘南山院士的造像也被王老師稱讚:“他特別善於用鉛筆去表現。他以西方素描的畫法為主,但又加進了中國水墨畫的質感表現技法。另一幅是中國國家畫院王珂先生畫的鐘南山院士,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張。大家注意一下他畫鐘南山院士的目光,是極為客觀冷靜的那種。他是在看了鐘南山先生的一張照片後受到了啟發,但是在表現人物神態時,沒有照貓畫虎,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把人物的目光畫成現在這個樣子。整體的形象還是與照片上很像,但是他把鐘南山院士的狀態改變了。不再是照片中和藹親切的樣子,而是審慎凝重的神態。我覺得一個創作者當然可以參照所要描繪的真實人物的照片,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昇華和提高,那才叫好作品。”

  肖像畫要抓住人物的靈魂

  王老師認為,好的肖像畫要抓住人物的靈魂,靈魂來自於他的思想,思想是通過他的眼神,只有在畫家進入到一種與所畫對象同步的狀態才有可能創作出眼神的神采。而達到這一步的前提是,首先要把整個形象畫準了,然後再做昇華。

  “中國古代畫家畫人物肖像,有兩種。一種叫‘寫真’,對著真人描繪;另一種講究憑記憶畫出來。就是你端詳過真人之後開始創作,這時候並不對著真人,全憑自己的記憶把對象畫出來。你可以參考面對真人時所做的寫生,但是最後的創作過程一定是自己憑記憶把心目中的形象給畫出來。人物的外形服裝不必十分具體逼真,得其大概即可,但是整個臉部的特徵,尤其是要抓住這個人物的神情與神態。”

  “西方繪畫從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一直髮展到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歷代畫家用了近500年的時間總結出一套非常完整且完善的描繪人像的方法。首先要求在畫人像時,不是通過想像與記憶,而是對著真人描摹。這跟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方法完全不一樣。西方肖像畫就是要對著真人去畫,努力抓住對象的神態。最後到底能不能畫出神采,還在於畫家自己的水準。如果説一個畫家找不著模特,不能對著真人練習,那畫誰呢?就只有畫自己了。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西方經典肖像作品中,有相當大數量的自畫像,就是這樣來的。比如梵谷畫了很多自畫像,因為他窮,雇不起模特,或者人家不願意給他做模特。倫勃朗後半生家庭財務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也只好更多地畫自己。”

  文/本報記者 張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