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馬六甲雙城聯姻“友好街區” 賦能文旅産業升級

2019年05月20日 08:5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 (記者 葛勇)中國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馬來西亞馬六甲歷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18日下午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為國求賢廳舉行“友好街區”推廣活動,以文化為紐帶,共同攜手前行。

  馬拉西亞雞場街取自於閩南語“街場街”,意在形容極為繁忙的街道。600多年前,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曾五次駐留馬六甲,並就地設立“官廠”,隨後,以雞場街為主幹的20多條周邊街巷成為華人遷居南洋最早的集中聚居地。素有“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之稱的中國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所轄孔廟、江南貢院、中華門城堡、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等場館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其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與興旺繁盛的商業旅遊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勾勒出一幅錦繡繁華的“南都繁繪圖”。

  “2000年,馬六甲雞場街文化坊工委會正式成立,我的父親顏文龍著手對街區進行保護和開發。”活動現場,馬拉西亞華裔、馬六甲歷史城區雞場街工委會常務副主席、江蘇省海外交流協會副會長顏天祿向記者介紹,2008年,雞場街老街城區獲得世界文化遺産稱號,同年,南京市和馬六甲市結為友好城市。經過19年的規劃經營,如今雞場街內中式南洋建築風格的古樓林立,地道美食、精美藝品、特色土産聞名遐邇,蘊含濃郁中華文化氣息的特色活動豐富多彩。

  顏天祿表示,馬六甲歷史城區(雞場街)和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在旅遊、産業、文化等領域具備諸多類似特點,兩街區需要加強在旅遊、文化、市場推廣等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歷史文化資源保護、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學習互鑒。

  “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和馬六甲歷史城區(雞場街)在特徵稟賦上相似相近,擁有廣闊的合作發展前景。”據南京市秦淮區負責人介紹,兩街區因鄭和遠航而結緣,因中華文化而結緣,因旅遊發展而結緣。推動旅遊發展是兩座歷史文化街區緊密合作的基石,同為旅遊商貿勝地的兩座歷史文化街區,集古跡、文化、休閒為一體,期待兩座街區共同成長、共同繁榮,成為傳播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文化的新紐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