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孝義皮影木偶:千年古老藝術要從“娃娃”抓起

2018年05月25日 09:2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太原5月24日電 (郭飛穎)24日,山西省太原市2018年優秀文化藝術進校園“雙百工程”走進太原市育紅幼兒園。當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孝義皮影戲和木偶戲的精彩表演贏得了現場小朋友們的陣陣尖叫聲。

  活動現場,隨著“鏘鏘鏘”的戲曲樂聲,木偶美猴王孫悟空出場亮相,一段流暢的金箍棒表演引得臺下陣陣掌聲。

  據孝義皮影木偶劇團團長、山西省木偶戲傳承人劉亞星介紹,孝義木偶于宋代時期傳入,至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屬北方派系,因由三根棍杖配合完成表演,故稱之為杖頭木偶。“孝義木偶它的造型比較粗獷,神態比較靈動,機關運用比較巧妙,所以孝義的木偶也被稱為是精靈的化身。以前條件有限,所以白天上演木偶戲,到了晚上是上演皮影戲,所以民間有‘白晝木偶作怪,夜晚牛皮成精’的説法。”

  今年71歲的李世偉從十幾歲就開始接觸皮影,作為孝義皮影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李世偉協同妻子女兒一起為小朋友上演了一場孝義皮影戲的代表性劇目《收五毒》。“這個節目是最老、最早的。先讓孩子們從基礎上了解傳統皮影,再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傳承要從娃娃抓起,孝義皮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門藝術,還是希望孩子們把這門古老的藝術傳承下去。”

  “孩子們通過看木偶戲,皮影戲,更加了解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對他們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起到了一個積極地推動作用。”太原市育紅幼兒園園長張偉宏表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非遺進校園是推動傳統文化發展的手段之一。“就表現形式來説,它直觀、形象,孩子們是非常喜歡的,只有孩子們喜歡、接受,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下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