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萬松書院20余處摩崖石刻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2018年05月25日 09:19:00來源:錢江晚報

  萬松書院20余處摩崖石刻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位於西湖南緣的萬松書院,曾是明清時期杭州四大書院之一、浙江最高學府,更因梁山伯、祝英臺在此“同窗共讀三載”的美麗傳説而聞名。不過鮮有人知道,書院內一片嶙峋奇特的石林中有著二十余處摩崖石刻。

  為了進一步觸摸它們留給後人的人文脈絡,最近,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鳳凰山管理處面向社會有獎徵集這八處摩崖石刻的線索。希望通過收集更多的拓片複印件、古籍、老照片等相關資料,挖掘創作者的相關資訊及更多歷史故事。

  石林中有二十余處摩崖題刻

  古人最鍾情的書院觀景點

  萬松書院地處湖山之間,書院西北、面湖一側有座小九華山。從山腳拾階而上五六分鐘,一片姿態各異的石林便闖入眼簾,在奇花古藤的映襯下,清麗靜穆。

  從芙蓉岩到留月崖,峰迴路轉處,刻著詩文的怪石就擋在了面前,或書藝精湛、鑿刻細膩,或體量巨大、氣勢恢宏,或富於天然意趣……二十余處摩崖石刻風格迥異,為秀美的自然風光又增添了一番韻味。

  鳳凰山管理處文物科工作人員何瓊華説,這裡曾是書院的最佳觀景點,古人在這裡休憩,可將對面的西湖、保俶塔、雷峰塔等盡收眼底。這些摩崖石刻就是最好的佐證。

  貼近見湖亭,一塊高兩米、呈三角狀的石頭上刻著十分生動的“開襟”二字。再往上,進入留月崖區域,則有清代康熙年間浙江巡撫張鵬翮對此處美景留下的感嘆:“山水多情似畫圖,瑞雲深處見城隅。文章大地天然美,花滿西溪月滿湖。留月岩前遠岫孤,山光雲影落平無……”明清時期,張鵬翮名聞天下,曾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在文學上,張鵬翮也有不小的造詣。他論詩主性情,現存詩600余首,語言清新,自成一家。遙想當年,他遊覽至此,想必是被眼前美景陶醉,有感而發,在留月崖題下了這首絕句。它不僅為萬松書院的秀美風情做出了注腳,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不過,經過百年的風雨洗禮,題刻部分字跡現已無法辨識,其中的空缺字,以及張鵬翮與萬松書院的更多淵源與故事,還在等待填補。

  石刻文字定格書院往事

  再現泉水淙淙的舊時風貌

  這些與山岩並存的百年詩文,不僅承載了先人創造的精深文學和書法藝術,更是萬松書院歷史沿革的最佳見證。

  浣雲池前的一塊正方形石壁上就銘刻著光緒年間萬松書院遷至城內的歷史:“光緒十有八年孟夏之月,浙江巡撫崧駿、布政使劉樹堂,既新敷文書院,教育多士。復栽松杉數千本,以陰會城山脈……”彼時萬松嶺一帶地僻人稀,萬松書院便遷至城內葵巷,光緒帝另賜名為“敷文講學之廬”。1901年,在“敷文講學之廬”舊址上成立了浙江第一所私立中學——“安定中學”。它名噪一時,沈雁冰、錢學森等都在這裡讀過,它也是杭州市第七中學的前身。

  還有幾塊石刻文字則形象得很,如同地理坐標一樣,讓你得以一窺萬松書院曾經的風貌——

  比如,在石林中有一處題刻為“石匣泉”,儘管現在這裡看不到一絲泉水,但此處曾經流水潺潺,有一眼清泉被山岩合抱,猶如裝入石匣之中。轉到“石匣泉”石的背面,還題著“幔石”二字。在這裡,由三面高聳的石崖和一處不寬的入口圍成了一個半圍合的空間。不難想像,當年置身其中,流水沿崖壁沖刷而過時,如圍幔一般包圍的清涼和暢快。

  有趣的是,這兩塊石刻均出於同一人之手,作者為方豪。對於這個名字,何瓊華非常熟悉:“他是明代的進士,做過知縣、提刑按察司僉事等職,生平縱情山水、著作很多,在書院現存最早的題刻中也出現了他的名字。除了這裡,西湖周圍的山上如鳳凰山、南屏山也隨處可見方豪的題刻。”

  八處摩崖尚存未解之謎

  它們的故事等待發掘

  對於萬松書院來説,這些摩崖石刻十分寶貴。但其中八處還有不少未解之謎:有的存在空缺字,有的作者未知,更多的則是缺乏對作者生平情況和歷史故事的了解。

  “我們相信高手在民間,這次徵集就是希望民間的一些文史愛好者,如果有相關研究資料,能提供給我們一些提示或者研究方向。”鳳凰山管理處文物科副研究員黃卓婭説,“欣賞摩崖也是一種值得體驗的遊覽方式,它是穿越時空和前人的一種交流。”如果大家手上有這些石刻的拓片複印件、古籍、老照片等相關資料,可以試著聯繫下。

  徵集時間:5月18日—6月30日。

  資料範圍:拓片複印件、相關古籍、書籍和老照片等。

  徵集要求:必須是科學的經過考證證實的相關資訊以及相關歷史典故,具備一定科學性和嚴謹性。將聘請資深的文史、美術等專家,組成評審小組,針對來稿提供的字跡線索和歷史典故等價值進行綜合考證評審,篩選出一、二、三等獎以及鼓勵獎若干,進行獎勵和表彰。

  聯繫人:黃卓婭、管老師、王老師

  聯繫電話:87027760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