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動漫離“國際化”還有多遠?

2018年05月14日 09:1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深圳5月12日電 (蔡敏婕)從模倣到原創,從單一購買海外版權播放到國際化合作,中國動漫市場正在崛起。正在舉行的第14屆深圳文博會上,多位業內人士稱,中國的動漫“國際化”之路在於開發動漫版權産業鏈和融入中華文化“基因”,並加強國際合作,借“船”出海。

  動漫産業日益成為中國文娛産業重要部分。根據娛樂産業研究機構藝恩諮詢發佈的《2017中國線上動漫市場白皮書》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動漫産業産值達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6300億元的文娛業總産值中佔比24%。

  記者在文博會上發現,多個中國國産動漫展位吸引海外採購商駐足,有印度採購商多次在展位前研究中國國産動漫形象的創意周邊産品,並詢問量産的合作意向;在館內“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孫悟空的塑像前,也吸引海外採購商拍照留念。

  《鐵扇公主》《大鬧天宮》《神筆馬良》……中國動漫曾在國際舞臺上“閃耀”,但如今,有一部分中國動漫遭遇“海內風光,海外遇冷”的局面,但美國和日本動漫則發展較好。對此,廣州動漫行業協會負責人認為,中國動漫和美日動漫差距在於原創內容的錘鍊及全球化産業推廣佈局經驗。

  “內容為王,中國動漫在進行創新的同時,必須打上自身文化特色。”創作併發行中國原創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資訊部副總監梁艷妮介紹,中國動漫要想國際化,在內容的安排上要講述海外年輕人喜歡的“中國故事”,而內容的打造則要國際化複合型人才,了解海外市場、技術、行銷等需要。《喜羊羊與灰太狼》已在澳大利亞、印度和美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對此,香港動漫電玩節組委會行政總裁梁中本也持贊成意見,他表示,中國動漫《超級飛俠》在香港受到歡迎,原因之一是其內容製作較好。中國動漫需從“低幼”向“闔家歡”的轉變。

  深圳市一網乾坤科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彭泰敏認為,國際化之路是如何用好的故事把價值傳遞給全世界,“我們可以嘗試用國際語言講中國故事”。

  彭泰敏認為,美日動漫傳播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其版權産業鏈發達,例如有舞臺劇、遊戲、樂園等落地文化形式,梁艷妮稱,中國動漫仍需探討適合自身産業鏈發展的模式。

  國際合作是動漫作品打入國際市場的重要方式。因文化背景差異,很多動漫公司通過中國版權出口海外、海內外聯合投資製作等國際合作模式進行內容自製,打破審美壁壘。

  在深圳文博會廣州館展示著《太空學院》片段,該片由中國與紐西蘭共同投資合拍,共用版權。目前《太空學院》已與英國Cake Entertainment公司簽署海外發行戰略合作協議,也與擁有全球銷售渠道的産商共同開發衍生産品。

  “我認為中國動漫仍需要時間沉澱。”梁中本稱,中國動漫人才和資本相對充足,未來可期。(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