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説(shuō)客”“坐騎(qí)” 你讀對了嗎?

2018年05月14日 09:07:00來源:北京晚報

  “説(shuō)客”“坐騎(qí)”你讀對了嗎?

  專家呼籲:漢字拼音不能隨波逐流丟失表意魅力

  本報訊(記者張航 見習記者李祺瑤)“説客”的“説”很多人可能會讀“shuì”,但現在其實讀“shuō”;“粳米”的“粳”大部分人會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ē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最近修訂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將一些過去有多種拼音讀法的漢字明確了統一讀音,但大家對統讀讀音的異議並未消除。就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紀念《中文拼音方案》頒布6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不少專家也表示既要尊重、適應拼音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變化,也不能盲目隨波逐流,丟失漢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語言魅力。

  一篇題為《查詞典竟看到“説(shuō)客”、坐騎(qí),我怕是上了個假學》的文章這幾天在網上熱傳。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蒙”,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

  記者注意到,2016年國家語委對我國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後修訂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公開徵求意見。該審音表對過去一些多音詞的讀法進行了讀音統一,而此次大家的異議也主要集中在這份審音表的字詞讀音上。如“血”過去一般書面語讀四聲“xuè”,口語讀三聲“xiě”,這次統讀後書面語為三聲“xuě”,口語為三聲“xiě”;應屆、應許的“應”過去讀一聲yīng,現在統一為四聲yìng。不少人直言“自己小時候學過的知識如今卻被提示錯誤,有一種荒唐的背叛感。”

  為何字詞的讀音會不斷變化呢?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南開大學語言學教授馬慶株表示,語言是社會交流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的發音也會出現變化。“就比如説‘確鑿’的‘鑿(záo)’字,大家都這樣讀,讀著讀著就成了‘對的’。”“進行普通話審音也是為了適應大眾的需要。”他進一步解釋,為了順應網路化、資訊化時代的日益發展與需求,語言文字也要相對地做出適應與調整。不過,馬慶株也表示,漢字語音的調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應該符合字面本身所有的意思。昨天也有專家對於一些漢字的統讀發音提出了異議,一位專家就對記者直言,比如“下載”一詞,念四聲zài,表達的是“搬運”的意思,現在被改為三聲,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義。

  今年是《中文拼音方案》頒布60週年。昨天下午的研討會上,專家們充分肯定了拼音在過去60年來對於國家人才培養發揮的巨大作用,也對如今一些學校教學中存在弱化中文拼音教學的做法表達了擔憂。北大中文系退休教授王理嘉和蘇培成都明確表示,拼音是漢語學習的“金柺棍兒”,絕對不能弱化、不能丟棄,不能再減少中文拼音的教學時間了,否則漢語學習就會是“夾生飯”。

  馬上就訪

  《現代漢語詞典》還是老版

  今天上午,記者在北京圖書大廈查閱了2016年9月最新修訂的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發現審音表徵求意見稿裏提到的一些字音在詞典裏尚未得到更正。如“應屆”的“應”還是讀一聲yīng, “下載”的“載”讀四聲;而“血”的書面讀音依舊是四聲xuè,口語讀音是三聲xiě。這些原來我們辛苦記下的“易錯字”都還是按照原來的標準,沒有“違背我們從小學習的知識”。但像“説(shuō)客”、“坐騎(qí)”這些讀音的改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記者從詞典的編輯方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了解到,第七版詞典編輯截稿時,異讀詞審音表尚未最終定稿,因此目前詞典使用的還是之前的發音標準。一位在西城區任教的小學老師告訴記者,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是教學中要用到的重要工具,但現在教師的教學主要以教育部公佈的教學大綱和教材為主。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