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5國31名青年漢學家齊聚廣州開展研修活動

2018年05月14日 09:1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5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廣東省文化廳和暨南大學共同承辦的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廣州)12日在廣州暨南大學開班。來自英國、俄羅斯、烏克蘭、韓國、印度、巴西等25個國家的31名優秀青年漢學家齊聚羊城,將重點圍繞“中國嶺南文化”“海上絲綢之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三大主題,開展為期21天的研修活動。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外聯局副局長朱琦在開班儀式上表示,當代中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深刻變化,與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交相呼應,為新時代“中國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方法和視角。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旨在搭建支援海外青年漢學家開展中國研究的全球性平臺,為各國“中國學”領域的青年人才創造與中國本土優秀學術、文化、教育機構和學者開展交流、合作的機會,共同推進“中國學”研究的發展。

  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暨大將充分利用文學、經濟和國際關係等多個學科的優勢師資與學術資源,為漢學家們安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讓他們對於當代漢學和中國的發展有更為直觀的認識,為他們的研究與創作提供切實的幫助。

  據悉,本次研修班將採取校內學術講座和外出考察相結合的形式。廣東省第二屆優秀社會科學家、暨南大學教授蔣述卓,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少波教授,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教授,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等多位廣東知名專家將應邀進行專題授課。研修班還根據學員們的研究興趣和方向,有針對性地開設了有關中國歷史文化藝術、中國社會變遷、經濟形勢與國際政治、中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或課程。

  除了安排上課的教學形式,暨南大學還安排了專題實地考察。學員們將參觀廣州南沙自貿區、東莞松山湖高新産業開發區、港珠澳大橋等體現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代表性地區或地點,走進觸摸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粵劇藝術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南海博物館、鴉片戰爭紀念館、開平碉樓、佛山祖廟等具有嶺南歷史文化特色的場館,以及沙灣古鎮、黃埔古港、華僑博物館等海上絲綢之路的集中展示地等。

  研修計劃結束後,各國青年漢學家將就其在中國研修的成果進行交流總結並提交研修報告,學員的研修成果將會彙編成冊,結集出版。

  據悉,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自2014年啟動以來,已經舉辦10期研修班,接待了來自81個國家的289位青年漢學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