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文化遺産重慶大足石刻臥佛一期修復通過竣工驗收

2018年03月19日 11:1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3月15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5日從重慶大足區人民政府獲悉,世界文化遺産重慶大足石刻臥佛修復治理工程(一期)通過竣工驗收,“閉關”兩年多的世界最大石雕半身臥佛再次面向中外遊客開放。

  中國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説。大足石刻始鑿于唐永徽元年,是一處大規模摩崖造像群。其中名為釋迦牟尼涅槃圖的佛像是橫臥造型,民眾習慣性稱它為臥佛。臥佛全長31米,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臥佛像。

  臥佛由於長期暴露在露天環境,遭遇多種病害,尤以水害最重。水害不僅侵蝕石刻、滋生微生物,更加劇了臥佛風化。此外,臥佛外觀破損,顏色脫落,多個部位殘缺不全,已到了不得不修的地步。

  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長黎方銀回答中新網記者提問時稱,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當地曾對臥佛進行過多次局部防滲排水治水工作,但涉及範圍小,未達到整體治水目的。本次修復治理工程,是在近半個世紀治理工程基礎上,以完整系統思路開啟的研究性項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文物保護重點示範項目。工程採取分區、分期進行,于2015年8月1日啟動實施。

  黎方銀稱,臥佛整體修復需經過兩個階段實施,首先是進行滲水治理。工作人員經反覆勘察發現,臥佛從頭到腳水害嚴重,共有65個滲水點,主要分佈于佛像的頭部、胸部、貢臺、腹部和腿部,其中以腿部最為嚴重。

  據了解,一期修復工程主要以防滲帷幕灌漿為主,地表截排水為輔。通過改造和修建截水溝、清理並鋪設土工防滲層,解決地表徑流和覆蓋層孔隙水對石刻的影響,並通過裂隙灌漿、帷幕灌漿、增設水準導水孔等手段,解決石刻造像裂隙滲水問題。

  黎方銀告訴記者,臥佛修復第一階段已基本達成目標,接下來將進行更為艱巨的臥佛表面修復工作。中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修復了8年,臥佛修復難度不亞於千手觀音。與千手觀音只修復手不同的是,臥佛還要修復佛像本體,及相關附屬造像,藝術性和技術性要求更高,修復完成預計還需5至6年時間,期間採用半封閉施工,遊客仍可觀賞到部分臥佛造像。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