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學者集思廣益 暢談破解兩岸僵局路徑

2017年10月31日 16:1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電 (記者 李佳佳)“‘九二共識’像是一個百寶箱”,臺灣《聯合晚報》發行人黃年28日在上海舉行的“兩岸關係三十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用一個比喻回擊關於“‘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中退場”的歪論。

  黃年説,過去,兩岸已經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取得了很大的利益,它像是一個百寶箱,對兩岸和平發展很有效用。

  黃年將“九二共識”比作實用性最強的政治通貨,並稱其為海峽兩岸用心力最多的政治名詞,“是兩岸建立的唯一共同語言”。他認為,“九二共識”不是一個“僵固”的概念,它會成長、會發展,相信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能夠發現新道路,讓海峽兩岸的未來更加美好。

  上海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認為,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內涵,損壞了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使兩岸關係受到了重大影響。他説,今年是兩岸開放交流30週年,回顧兩岸關係發展歷程,找到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滿足兩岸同胞和平發展的意願,加快步伐朝兩岸和平統一的方向努力,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路徑,需要匯集兩岸智慧,才能共圓“中國夢”。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用了“一個突破、兩個飛躍”來概括過去30年兩岸關係發展。“一個突破”即兩岸政治分歧的解決取得重要突破;“兩個飛躍”即兩岸協商對話實現了從事務性、經濟性協商,到政策性對話,再到政治性對話的飛躍,以及兩岸交流互動實現了從民間往來到兩黨領導人會面,再到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歷史性飛躍。

  周志懷引用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兩岸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稱兩岸同胞應該共同攜手,堅持“九二共識”,排除“臺獨”干擾,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正確道路上繼續前進。

  輔仁大學日文係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召集人、臺灣國政研究基金會教育文化組召集人何思慎則指出,兩岸關係還是要繼續向前走,研討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點。他認為,兩岸學者應該總結過去兩岸關係中的好經驗,共同尋求辦法,以便開展對兩岸民眾福祉有正面促進作用的交流。

  倪永傑更認為,兩岸學者的交流對兩岸關係發展有重大貢獻,應激發雙方智慧,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尋找更好的路徑,兩岸學者應該先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