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圓滿收官

2017年10月31日 16:01:00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30日電 歷時三周的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29日迎來閉幕音樂會。音樂節藝術總監、指揮家余隆將率領中國愛樂樂團,攜手著名小提琴大師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帶來中國作曲家陳其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悲喜同源》世界首演,為本屆音樂節收官。此外,年僅13歲的中國鋼琴家王雅倫,以及雲南小水井農民合唱團還將同臺獻上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

  大師新人齊聚 經典新作同臺

  經歷了9支國內交響樂團參與的交響馬拉松、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聯合呈現的瓦格納歌劇《女武神》,以及德意志不來梅室內愛樂樂團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等重磅演出後,以20週年慶典為主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29日晚在保利劇院迎來收官時刻,圓滿結束慶祝音樂節創辦20週年的慶典之旅。音樂節藝術總監、指揮家余隆將與中國愛樂樂團帶來一場匯聚了大師、新人、經典、新作等諸多元素的閉幕音樂會。

  20年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始終致力於以多元的視角展示古典音樂藝術的非凡魅力。在音樂節舞臺上,既有成名的大師藝術家,又不斷涌現新生代的音樂才俊;既奉獻對經典名作的精彩演繹,也不斷推出具有時代氣息的新銳作品,特別是中國作曲家作品。而本場大師與新人齊聚、經典與新作同臺的閉幕音樂會,可以説全方位體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多年來的藝術理念。

  在演出陣容方面,作為音樂節的老朋友,俄羅斯著名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將在本場音樂會中亮相,這是他第四次踏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也是二度在音樂節閉幕音樂會上獻藝。與此同時,來自雲南的小水井農民合唱團將作為新面孔首次出現在音樂節舞臺上,而13歲的中國鋼琴家王雅倫雖然是音樂節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獨奏藝術家,但這已經是她繼2016年後再度歸來。在曲目方面,本場音樂會既有管弦樂版理查·施特勞斯《最後四首歌》,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這樣的經典力作,又有中國作曲家陳其鋼創作的最新小提琴協奏曲《悲喜同源》。

  《悲喜同源》紀念中國概念十五週年

  今年不僅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創辦20週年,也是“中國概念”在音樂節舞臺誕生15週年的重要時刻。本場音樂會的重頭戲正是由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澳大利亞墨爾本交響樂團、法國圖盧茲國家交響樂團、美國新澤西交響樂團共同委約的小提琴協奏曲《悲喜同源》世界首演。值得一提的是,創作這部作品的作曲家陳其鋼恰是十五年前打響“中國概念”主題的首批作曲家之一。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基金會每年都對一位藝術家或一個藝術團體頒發“年度藝術家”榮譽,以表彰他們在古典音樂文化領域裏所作出的貢獻和成就,而本屆“年度藝術家”大獎則授予陳其鋼。

  早在2002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提出這一藝術主題伊始,便在音樂節舞臺舉辦了陳其鋼作品專場音樂會。此次陳其鋼攜新作重返音樂節舞臺,對於北京國際音樂節和作曲家本人來説都有著特殊的意義。據悉,《悲喜同源》是陳其鋼歷時七個月創作的一部單樂章小提琴協奏曲,全曲演奏時長為24分鐘,其主題素材來自於著名中國古曲“陽關三疊”,展現了中國古典文化中的離別情愫,係作曲家為北京國際音樂節20週年特別創作的題獻之作。當晚的音樂會中,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將以首演者身份與中國愛樂樂團聯袂演繹這部獨具中國情懷的全新作品。

  小水井合唱團音樂節首秀

  在音樂會的下半場,首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雲南苗族小水井農民合唱團將與中國愛樂樂團帶來四首雲南民謠,並攜手鋼琴神童王雅倫傾情演繹貝多芬《C小調合唱幻想曲》。據介紹,這支少數民族農民合唱團來自雲南省富民縣小水井苗族村,是2002年在小水井教會唱詩班基礎上創建的四聲部合唱團體,曾多次參加國內重要合唱比賽和藝術節,全體成員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其演唱方法祖祖輩輩口口相傳至今,既有西方傳統美聲元素也獨具原生態的民族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古典類演出中首次有少數民族表演團體亮相。而年僅13歲的少年鋼琴家王雅倫作為亮相音樂節舞臺的最年輕獨奏家,去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就曾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此次她登上音樂節二十週年慶典閉幕音樂會的舞臺,代表了北京國際音樂節放眼未來,對新一代年輕音樂家的關注。(趙博熙)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