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麗藻映詩海—‘無聲詩’蔡賢謀創作個展”于臺灣舉行

2017年10月20日 14:11:00來源:台灣網

蔡賢謀、王美美伉儷(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台灣網10月20日訊 據《臺灣導報》報道,由東亞藝術研究會舉辦的“麗藻映詩海——‘無聲詩’蔡賢謀創作個展”日前于臺北市蕙風堂畫廊舉行,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臺灣美術學會會長劉平衡、臺灣“中華藝遊書畫會”會長吳國勝和臺灣美術協會會長盧錫炯等大師、名家上百人與會共襄盛舉。

  蔡賢謀表示,此次畫展選擇詩文佳句,托詩人所描述之象而生義,詮釋詩境,運用不同的媒材典畫技,通過取捨、聯想等提煉功夫,經修辭格轉化成許多意象,創作出最能表現詩人情懷之“無聲詩”即“有聲畫”。開展後,觀眾反應出莫大的好奇心和興趣,給予他極大的鼓勵!

  蔡賢謀指出,依據“畫道論”,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自然之道,“又謂道亦藝也”。“意境論”談到“意象”是由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融為“意象”,再由許多的“意象”組合為“意境”,表現在詩、書、畫的情境當中;因此“詩畫論”詩畫相通,所以“詩是有聲的畫,畫亦為無聲的詩”;“詩畫一律”,意味中國詩畫的理想是創造天乙與清新,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

  蔡賢謀今年已78歲高齡,退休後曾在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進修碩士學位。因愛詩愛畫,他的碩士論文就以“麗藻映詩海-‘無聲’詩創作研究”為題,並舉行畢業創作個展。他此次展出作品共分《我畫他詩》《我畫我詩》《書遊詩懷》《咏物寄情》等系列,共計20多件,展現“詩”中有“畫意”、“畫”中有“詩情”作品。

  蔡賢謀大師曾服務於臺北新興中學25年,培訓英才無數。退休後,他跟隨多位老師習畫多年有成,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畫以及書法藝術。自2001年起,他便開始舉辦個展,此後每年都會參加各種藝術展覽。除此之外,他還關懷弱勢團體,20多年來于畫界推行公益服務不遺餘力,其貢獻與善舉,廣獲各界好評。他還在國際藝術大展中,屢獲加拿大多倫多國際藝術展優秀獎、全日展33回書道評審暨全日展34回國際藝術大賞、全日展35回全日展大賞等多項大獎。

  此次個展展出的作品,有的取材自近年來旅遊所見的風景名勝,包括塞外風雲、赤壁、壺口瀑布、長江三峽等;或是描繪中國歷史上的才女(如西漢時期的才女班婕妤)、佳人(如唐玄宗寵妃楊貴妃)、英雄(淝水之戰互戰的符堅與謝安以及清末巾幗英雄秋瑾);亦有作品藉描繪四季的景色,卻是以景代人、托物寄志,借古開今、汲古潤今的種種創作題材,這些皆為觸動蔡賢謀創作靈感的泉源。

  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皆以文學(修辭格)和美學(飾形格)互通為本,相容傳統與現代的技法,充分展現“詩”、“書”、“畫”各種形式的意境,成就不同藝術形式相容的和諧美感,展現個人獨有特色的藝術之美,讓繪畫不僅僅是無聲詩、更是有聲畫。(台灣網 楊永青)

 

蔡賢謀仕女畫作品(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蔡賢謀作品-同是天涯淪落人(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蔡賢謀作品-秋山如粧(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蔡賢謀作品-富貴圖(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蔡賢謀作品-憶秋瑾(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蔡賢謀書法-禪茶一味(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畫壇大師、名家及藝術界好友上百人與會共襄盛舉。(圖片來源:《臺灣導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