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七屆中華文化快車  >  京臺青少年交流  > 正文

臺灣大學生蘭州體驗牛肉麵

2013-10-08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蘭州10月7日電 (劉玉桃 張瑩瑩)從臺灣慈濟大學來到蘭州大學秋季交流學習的林怡萱説,蘭州牛肉麵很有名氣,她和同學來到蘭州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品嘗蘭州牛肉麵。

  “這裡的麵食真的很棒,比如大餅、花卷之類的,都是我們之前在臺灣沒有聽過的。想到半年後離開這裡可能很少機會能吃到,所以我最近常常去吃各種麵食。”

  “蘭州牛肉麵和臺灣牛肉麵在口味上有很大差異。”林怡萱説,蘭州牛肉麵偏辣,但是湯很好喝,而臺灣牛肉麵口味就會比較清淡一點,而且湯比較少。

  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拉麵,素有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的特徵,即:辣椒油紅,湯上漂著鮮綠的香菜和蒜苗,幾片白蘿蔔雜于紅綠之中顯得純白,麵條光亮透黃,牛肉湯雖係十幾種調料配製,但卻清透。因色香味美,譽滿全國。但國內各地的牛肉麵與之相比,無論是色、形、味都大相徑庭,所以來蘭州的大多外地人都要品嘗地道的“拉麵”。

  和林怡萱一起來蘭州大學交流的臺灣東海大學的謝侑霖説,對蘭州這種偏重偏辣的口味還比較習慣。“因為來蘭州前為了能儘快適應這裡,專門去練習吃辣椒,而且我本身算是臺灣人裏面吃辣椒比較厲害的那種。我第一次吃蘭州牛肉麵,感覺還不算是很辣,就是有點麻,不過面真的超級好吃,很有嚼勁,和臺灣那種軟趴趴的面很不一樣。現在我幾乎吃遍了學校附近所有的面,比如臊子面、炸醬面、拉條等等,我覺得都很不錯,面很精道。”他開玩笑説回臺灣可以帶點麵粉當伴手禮(紀念品)送人。

  “在蘭州的這幾個禮拜讓我明白了有些東西遠比上課重要,比如生活的積累、眼界的開闊等等,而這些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和林怡萱一同來蘭州大學交流的臺灣大學生郭美琪説,“真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來到蘭州,我就想自己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所以就計劃在大量閱讀各種書籍外,也要遊歷一些名勝古跡。不過我的戲劇課老師講,熟悉和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圍是基礎。因此我利用“十一”假期在蘭州市區逛逛,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大陸的歷史文化,希望可以到書中或者詩中所描繪的名勝風景去走走看看,”林怡萱説,“我對甘肅最初的印像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一篇寫莫高窟的散文所描繪的,因此知道學校有前往蘭州交換的名額後我便報名了,然後很順利就過來這邊。”(完)

[責任編輯:張潔]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