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2014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  要聞  > 正文

臺灣“今日新聞網”:網際網路時代下電商有巨大想像空間

2014-09-24 18:18 來源:今日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黃憬真/臺北報導)第六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10)天在臺北舉行。臺灣資策會MIC産業顧問學院講師王義智以經驗分享的方式,闡述了對網際網路時代下電商發展的卓見。

  一開始報告時,王義智首先提到對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的深刻印象。他表示,上個月到上海自貿區去參觀,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産業資訊就是,上海自貿區的制度極為創新。一方面,原來臺灣電商要到大陸經營,一定要拿ICP許可證,而且股權勢必要在50%以下。但在上海自貿區臺灣電商業者可以不用拿許可證,只要備案許可,只要你銷售的是自己的産品,而不是販賣別人那種大平臺産品。此外,上海自貿區不受限兩岸ECFA的立法進度,可以擁有55%的股權結構。以上兩個重要資訊可以提供給臺灣企業前進大陸一個很好的參考。

  另外,王義智還去參觀了上海自貿區的保稅園區,他表示,周邊整個基礎環境都很好,可以連接上海、昆山那一帶的臺商産業,可説是一個很好的入口。而且在制度創新方面,自貿區某些方面真真實實試驗著全球的創新模式。

  對此,王義智呼籲,“臺灣的企業很值得去那邊嘗試。”他認為臺灣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當這樣的試驗在臺灣得到效果之後,就能把這樣的創新模式複製到全球全世界去,賺全華人的錢、全世界的錢。因為臺灣的環境好,人口也剛剛好,市場沒有那麼小也沒那麼大,所以剛好是一個很好的全球網際網路時代下創新模式的寶島。

  對於電商産業的發展前景,王義智説,“在電商裏面,大家習以為常的某些事情似乎已經重新界定、重新定義,很多事情要重新思考。當一個市場重新界定之後,它的商機就來了,它的情境就會變得不一樣。”舉例説明,以前我們的收貨地點一定會填一個公司的地址或住家的地址,現在我們送貨的地點可以不用填地址,因為你的手機就代表你在哪,就可以送到你的面前。

  因為整個電商産業已經在改變,在電商裏面,大家習以為常的某些事情似乎已經重新界定,很多事情要重新思考。但在這樣的情境下很多事情會發生,很多創新模式就可以去想,如電商網站、智慧內容,手機上面要呈現給消費者東西,一定是重新定義、重新思考、重新想像。

  此外,王義智以安卓系統、谷歌眼鏡等範例,論述新時代電商要適應用戶的各種購物場景,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服務。王義智展望未來電商銷售模式,他認為隨身裝置,甚至手機,在未來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隨時隨地購物、無所不在的購物。比如看到某一個人身上穿的領帶超級好看,可以用手機或用眼鏡掃一下,立即點一下就可以買到,甚至可以立即送到你的身邊,這些情景在未來都是可以實現的。

  王義智在分享國際電商創新模式和經驗的同時,也對臺灣電商發展予以極大期待。他表示,未來臺灣可以做的,就是技術能量很高的東西。臺灣雖然不大,但是仔細去思考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去做的,如技術能量比較高的,或者手機的一個App,或者某一種技術,某一種Vertical網站都可以去嘗試。

  最後,王義智總結道,“以上我的分享從各個角度來看,電商不只是傳統的電商,我覺得在某些層面上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在網際網路時代是這樣,手機、4G、5G,物聯網,包括Innovation等等,這些對我們網際網路産業會有再進一步的革新。”

[責任編輯:馬迪]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