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論壇議程  >  傳統行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  > 正文

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縱論大陸電商市場前景

2013-08-13 15:2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8月13日北京消息 由台灣網、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臺灣今日新聞網共同主辦的2013年(第五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13日在北京拉開序幕。易觀智慧院院長李智在論壇中描繪了大陸電商市場的美好前景。

  李智指出,今天電子商務或者網上零售規模和體量已經達到1.3億的水準,從現階段看,大陸電商正在發生幾個變化。一是從品類上看,是一個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從低價向高價走。另一方面是從標品向非標品,從商品到服務這樣多元化格局。在品類格局這塊,對於今天電子商務的發展,如果是做標準化品類的話,毫無疑問要做到一定的規模和體量才能思考怎麼進一步盈利或者建立競爭優勢。而非標品,毫無疑問可以貢獻更多的毛利。

  李智説,從易觀的角度來看到底哪些品類適合今天的電子商務市場去做應該用這四個通用型的維度進行思考。

  第一,本身這個行業的毛利率是什麼水準,當然有一些特例,比如圖書不是一個毛利比較高的行業,但是仍然有電商可以去做。為什麼?一是因為圖書的賬期比較長。第二,線下購買要相對難一點。比如大家每個人桌子上放了一瓶礦泉水,礦泉水本身不是那麼好做電商的品類,畢竟線下的購買太容易。所以做電商的品類就需要有産品的特色,今天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已經可以看到很多臺灣特色的産品的銷售。第三,物流配送。其實今天電商有蠻大一部分成本是在物流配送這塊的,需要想的是哪些品類可能在物流配送的成本上能夠做到更好。當然有一些品類可能更適合有專業化能力的企業去做。第四,重復購買率。大陸電商市場上有一個特殊的電商叫小米電商,雖然賣的是手機,但手機並不是一個重復購買率比較高的品類,所以即使是小米這樣已經建立了一定品牌的企業,也是要靠手機的配件做更多重復購買的動作的。這是從品類格局這塊的變化。

  然後,要考慮到競爭格局,比如目前垂直電商仍然是有生存空間的,另外,渠道格局也在變化,傳統渠道格局從製造業到面向消費者是層層遞進而且是特別複雜的,包括代理商、經銷商的格局。網際網路僅僅是錦上添花的新渠道。當網際網路整個去席捲傳統行業,並且讓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之後,會看到整個全渠道格局的出現,任何一部分可以和網際網路可以有機地耦合在一起。産業鏈格局的變化,分工日趨完善。今天在任何一個環節都有跟更專業的公司做更專業的事情。包括京東這兩天在收購MediaV傳聞,也是在去做産業鏈整合這件事情。

  李智最後總結説,品類的變化帶來的是整個電子商務在整個社零總額中的不斷提升,可能需要強調的是,在這個變化中線上的市場也滿足了相當一部分線下消費群體未被滿足的消費需求,所以線上和線下本身並不是水與火的關係,全渠道這件事情本身是值得探討的。(台灣網 李帥)

[責任編輯:李帥]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