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二屆兩岸婚姻家庭論壇  >  論壇聚焦  > 正文

聚焦首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兩岸一家親 攜手走終身

2012-06-18 15:0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第四屆海峽論壇首次舉辦兩岸婚姻家庭論壇,“以關懷兩岸婚姻、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邀請大陸11個省份和臺灣的210余對配偶代表參加。據悉,自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流以來,目前已有32萬多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

  兩岸配偶代表踴躍發言,結合親身經歷暢談婚姻的甜蜜幸福與艱辛曲折,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兩岸婚姻問題專家則針對如何解決兩岸婚姻中的問題、促進家庭和諧作了主題講座;配偶代表、兩岸著名文化人莊奴、淩峰、熊天平、楊洋等現場獻歌獻藝,將氣氛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在論壇上深入人心。

  兩岸婚姻與兩岸關係發展命運相連

  兩岸婚姻延續著中華民族的共同根脈,傳承著炎黃子孫的共有印記,將兩岸許多家庭用愛情親情牢牢聯繫在一起。兩岸婚姻又影響著千百萬親朋好友,使更多的兩岸民眾彼此深化了解,消弭隔閡,增進友誼。

  每一位兩岸配偶親人都是兩岸親情的傳播者,也是兩岸民間交流的推動者。歷史反覆證明,兩岸配偶及家庭與兩岸關係發展休戚與共、命運相連。30多萬對兩岸配偶及民間團體是兩岸同胞愛、民族情的自然維繫者,也是兩岸關係和諧穩定的共同締造者,更是兩岸和平發展的直接推動者和受益者。大陸配偶、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副院長王曉華説,“兩岸婚姻的配偶雖只是平凡的夫妻,卻肩負著兩岸和平的重任,我們特別關心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這樣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在臺海之間順利地往來。因此,維護好兩岸和平發展局面,既是兩岸配偶親人共同利益所繫,也是我們共同的歷史責任。”臺灣配偶、江蘇省淮安市臺協婦女會副會長李明華和她的大陸丈夫是一對公認的模範夫妻,她在演講中風趣地説:“兩岸配偶間的戰爭,就是兩岸間的戰爭,所以我先生信摯旦旦地表示,為了臺海和平,我們一定要恩恩愛愛,永不分離。”

  維護兩岸配偶子女合法權益成新課題

  近年來,在兩岸共同努力下,臺灣當局放寬了一系列不合理限制,使兩岸配偶親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得到較好改善。但兩岸婚姻家庭前進道路上仍有許多藩籬亟待破解,仍有許多政策需要對接。臺灣配偶、臺灣新住民協會執行長李正忠在論壇上感慨:“兩岸婚姻的辦理手續太複雜繁瑣,臺灣本地的配偶,幾分鐘就可以搞定婚姻註冊,大陸本地配偶幾個小時也可以辦完結婚手續,而兩岸婚姻從註冊到臺灣生活,卻需要三個月,如果雙方沒有感情基礎,那等待真的很難熬。”這番話得到其他代表的共鳴。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趨深入,如何維護兩岸配偶子女及其親屬的合法權益就成為新課題。越來越多的兩岸配偶選擇在大陸定居生活後,也期冀能夠明確戶籍、計生、社保、醫療等方面的政策。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指出,通過舉辦論壇,可以推動兩岸婚姻家庭交流,真實了解兩岸配偶親人的實際困難,商討兩岸婚姻家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促進兩岸政策優化對接,更好地惠及千家萬戶,還可以發揮兩岸民間團體的積極作用,更好地為兩岸配偶親人共謀福祉。

  創建開放平臺服務兩岸婚姻家庭

  此次論壇上,新揭牌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將開展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工作交流合作,受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當事人諮詢、呼籲和投訴,協助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合理訴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網的開通,為兩岸配偶親人開啟了一扇反映訴求、釋疑解惑、獲取幫助的窗口。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鐘錦明説,“早期的兩岸婚姻大多是通過介紹認識,認識不多久就結婚,由於彼此了解不深,導致一些婚姻的不幸。如今資訊發達,兩岸男女可以直接地增進了解,而服務中心和網站的開通,又為他們搭建了諮詢、投訴、維權的新平臺,兩岸婚姻家庭服務系統的提升令人欣喜。”

  據悉,目前,福建省已成立首家省級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而全國性的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不久後將成立。“中心”、“協會”的成立以及網站的開通,為兩岸婚姻家庭交流搭建了一座開放的平臺。在官方和民間的共同幫助和努力下,兩岸配偶親人和衷共濟、協力同心,必定能夠共創兩岸婚姻家庭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普燕]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