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首屆兩岸公益論壇  >  企業社會責任  > 正文

程兆敏:企業社會責任是諾基亞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部分

2013-06-16 02:31 來源:新華公益 字號:     轉發 列印

  程兆敏:企業社會責任是諾基亞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部分。諾基亞手機有13億的用戶來記錄和分享他們的生活體驗,獲取資訊、導航和實現通話,在這個領域裏我們可以也應該做的更多更好,不僅僅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些,我們還要帶動我們的用戶,大家共同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從三個層次來實踐理念。第一,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讓生活可持續,需要立足自身。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在工作中。這裡麵包括生産及供應等各個環節。鋻於諾基亞的特點,我們希望通過移動技術來幫助人們,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這裡需要做就是在科技的領域裏不斷創新,通過移動技術幫助人們在生活、商業、教育和學習等各個方面得到提升,同時,我們也會通過不斷的持續的社區投入去改善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改變他們的命運,同時釋放他們的潛能。最後一個層面,我們説諾基亞目前有13億的用戶,我們希望這些用戶通過科技産品來改善他們生活的同時,也能夠在有益於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採取好的方式,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貢獻力量。

    在中國我們建立了一個叫“新網工業連”。我們和供應商比鄰而居,把所有的環節集中在一公里範圍內,要求供應商和産業鏈的合作夥伴一起投入于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在生産工業園,每年節約的能源是水5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達兩百多萬噸、由於節省包裝減少森林採伐量相當於1500公頃的樹木。剛才是環保方面的實踐,最終的目的還是結合於自身産業的特點、行業的優勢,期望在開發新技術上能夠做得更多,可以幫助人們提高生活的品質。在移動設備的提供上,我們的最新嘗試是把各種功能結合在一起,用可靠的品質為大家提供一款手機。不光節省了每個消費者的支出,同時也節省了能耗。

    諾基亞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司,關注市場群體的人群是全方位的。這裡面特別講到開發的諾基亞生活通服務,這是欠發達地區的人們所用的,他們獲取資訊不太暢通,我們叫諾基亞生活通,內容包括農業知識、健康教育和娛樂。2010年這樣的服務登錄中國,在我國的農村和中小城鎮地區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這一方面對貧困地區、中低端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資訊渠道,讓他們通過這樣的服務可以和他感興趣的資訊互聯,幫助其生活改善。

    在這裡具體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在公益慈善裏發起的項目“金色陽光工程”。我們這個項目就是針對與5·12汶川地震之後成立的項目,當時在考慮如何災後重建時,我們了解到,硬體的重建上國家會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社會的資源也會有很多的投入,但是在災後軟性的扶持上,比如説災後心理上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四川災區有心理需求的人有三百多萬,而我國從事心理輔導工作的人卻很少。08年到09年大部分下到當地去的心理學專家基本上已撤出了災區,可是人們心理的康復其實需要更長期的支援。諾基亞看好這樣的社會需求,我們也希望在這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我們通過移動技術、用手機平臺把心理諮詢和心理服務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個手機心理資助的系統,讓社會效果得到更大的釋放。這樣可以更辯解的獲取知識,同時可以自我測試。對於測試出來自己有心理壓力的人,我們就建立了第二套系統,就是一對一的心理諮詢熱線。對於那些認為打電話其實還不足夠幫助他解決問題,我們同時在災區又建立了免費的心理諮詢中心。

    公益也需要一個可持續,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生態,以我們金色陽光工程為例,項目進行了三年多,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手機系統。在這個項目裏我們整合的多方的資源,所有的專業服務人員、內容開發者來自於國內頂尖的專業心理研究團隊,手機服務運營由移動服務運營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陽光項目組還建立了完整的一套培訓體系,為當地的心理諮詢做人才儲備和專業水準的提升。整個項目期間組織了8次金色陽光培訓班,為參與心理諮詢師提供了持續專業的服務。我們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基金會的培訓下,金色陽光項目已經建立起一套專業的心理諮詢的隊伍,這些人在我們這一次近期的廬山的地震裏也發揮了作用,為當地的群眾提供心理健康諮詢。公益也需要一個生態,諾基亞致力於建立各種不同的生態比如産業生態鏈,鼓勵每一位消費者、每一位公眾可以回收自己的廢棄手機,讓資源再利用,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平臺,通過我們的努力,影響每一位用戶,可以把我們的可持續方案來傳達給他們,同時也融匯在他們的一言一行中,讓這個世界可以發生更大的變化。在可持續發展之路上,我們希望以我們的行動感染和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可持續發展之中,我們為可持續發展添加源源的可持續動力,我們始終相信持續小改變,未來大不同。

[責任編輯:孟雅詩]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