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  論壇成果  > 正文

張志軍:共同建議彰顯兩岸齊心協力振興中華共識

2013-10-27 17:4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10月27日電 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今天發佈19條共同建議,中共中央臺辦主任張志軍總結共同建議時指出,這些“共同建議”內容豐富,極具全球視野和前瞻眼光,又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很有特點。“共同建議”充分表明,國共兩黨對於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共同振興中華,進一步增進了共識,指明瞭方向。

  張志軍指出,兩天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屆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俞正聲主席和吳伯雄榮譽主席分別在開幕式發表講話,就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了重要主張。與會的350多位兩岸各界熱心人士和專家學者,圍繞推進兩岸經濟科技合作、加強文化産業合作、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三個議題深入探討,提出了許多富有啟示的意見和政策建議。這些意見和政策建議,集中體現在論壇形成的19條“共同建議”中。這些“共同建議”內容豐富,極具全球視野和前瞻眼光,又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很有特點。

  張志軍從以下四點總結“共同建議”:

  一是順應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大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經濟科技競爭,兩岸只有抓住機遇、深化合作,共同提升競爭力,才能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促進兩岸經濟社會更好發展,壯大中華民族整體實力。

  二是回應了兩岸交流合作全面發展的新期盼。“共同建議”涵蓋了加強兩岸科技、産業、企業、金融、農業、旅遊、兩岸經濟試點區域合作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合作的一系列的具體建議,這些建議將為兩岸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有益參考,對於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擴大、品質和水準的提高、鞏固和發展兩岸交流合作的良好格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三是突出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機制化建設。與會人士認為,隨著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推進,構建和完善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更為重要、更為緊迫。不僅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商談,而且應當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商簽相關交流合作協議,為擴大深化相關領域的交流合作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們希望兩岸雙方都予以積極考慮,有關工作能夠及早啟動。

  四是彰顯了兩岸齊心協力振興中華的共識。本屆論壇以“共同振興中華”作為主題,體現出國共兩黨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和兩岸同胞共同願望,進一步堅定了共同實現民族振興的信念,進一步明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進方向。19條“共同建議”也都著眼于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增強兩岸同胞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和“兩岸一家親”理念,共同應對外部挑戰,共同提升中華民族整體競爭力和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這對於凝聚實現民族振興的精神力量,促進兩岸同胞攜手同心、振興中華,具有重要意義。

  張志軍指出,以上“共同建議”充分表明,國共兩黨對於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共同振興中華,進一步增進了共識,指明瞭方向。

[責任編輯:李丹]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