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一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讓中華民族尊嚴地屹立在世界東方——研討會側記

2012-10-26 10:05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中旬,由中國葉聖陶研究會主辦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蘇州市舉行。來自祖國內地、香港特區和臺灣地區的60多位專家學者會聚蘇州,就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方法論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闡釋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還實地考察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蘇州的建築、園林以及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和農業園區。大家在研討交流中坦誠己見,相互借鑒,在參觀考察中神情專注,氣氛活躍,表達了海峽兩岸及香港特區的學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共圖中華文化發展的真情。

  出席研討會的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楚莊、王立平,蘇州市委書記陳德銘,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炳斯,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永新,中國民主促進會江蘇省委會副主委、蘇州市委會主委劉振夏,國臺辦副主任王富卿,國臺辦交流局局長張啟勝。還有各界來賓顧敦榮、謝鳴、袁曉波、黨郃、范小天等。

  開幕

  研討會開幕式由民進中央副主席楚莊主持。許嘉璐致詞,他説,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地帶來各國、各民族文化的大規模接觸和碰撞。因此,如何對待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係就成為世界性的、關係到各個民族的命運和世界未來狀況的重大問題。他説,無科技無以強國,但是無文化卻足以亡種。作為學者,我們天然地肩負著為民族的未來進行理性思考的重任,大家聚到一起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這不但是提高我們個人學業水準所需要的,更是民族文化發展所必須的。

  許嘉璐説,這次研討會之所以在蘇州舉行,是因為蘇州歷來是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深厚積澱,處處可見,蘇州更在弘揚傳統文化、發揚現代化建設,以及使二者水乳交融、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水準方面不遺餘力,成績斐然。我們希望這次會議能夠形成自己的特點,這就是我們不在純概念、理論上做文章,而是直接切入問題的核心,即深入到文化的底層,研究中華傳統文化在新的時期如何適應現代社會,並在現實中不斷發展光大。讓我們大家在研討中所顯示的學人的智慧,化作中華文化長河滔滔洪流的水滴,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與發展盡我綿薄。

  蘇州市委書記陳德銘祝賀“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蘇州舉行,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他説,歷史的經驗證明,一個民族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而又適應時代步伐的文化,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長存不滅,就是因為有優秀的文化傳統作為支撐。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振興的重要根基,我們應該聯繫現代化事業的實際,深入研究,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推動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國臺辦副主任王富卿對“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勝利召開表示祝賀,對來自祖國寶島的專家表示真誠的歡迎。他説,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經幾千年風雨,綿延不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他指出,當今國際風雲變幻,海峽兩岸的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就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問題進行研討,意義重大。他相信,這次會議一定能夠在與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可喜的成果。

  在開幕會後,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永新教授作了題為《吳文化的傳承、發展與蘇州現代化建設》的學術報告。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