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五屆  >  領導聲音  > 正文

許嘉璐:讓巴渝文化散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2012-10-26 11:21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讓巴渝文化散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在渝接受媒體專訪

  本報訊 (記者 高海言)“讓巴渝文化散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昨天上午,在渝出席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在金源大飯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要充分挖掘巴渝文化的內涵,併為重慶的建設發展服務。

  巴渝文化孕育重慶人文精神

  “中華文化既是多源的,又是多元的。”許嘉璐解釋到,多源,是指中華文化是由多個源頭匯成的一條大河。多元,是指中華文化的橫斷面也是由多種不同文化構成的。

  巴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同時,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巴渝文化又具有自身獨特的鮮明的個性。巴渝文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這就需要我們的學者去研究,去探索。

  “文化的長河源遠流長,形成一種文化和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社會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許嘉璐説,就拿重慶來説,作為山城,由於交通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古代的重慶人要做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因此,也正是這種比較艱苦的自然條件,培養出了重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也是巴渝文化的內涵之一。

  為山城“棒棒軍”而感動

  “提到巴渝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山城的‘棒棒軍’。”許嘉璐深情地説,“地處廣大貧困地區的農民兄弟,為了解決生計,或為了孩子讀書,來到城市當起了‘棒棒’。挑著那麼重的擔子要爬坡上坎,有時還要上十幾層的樓。”

  “雖然很辛苦,但他們依然顯得樂觀,這是讓我非常感動的地方。”許嘉璐説,在全國其他一些城市,這是很難想像的。

  “其實,這只是重慶人的一個縮影。”許嘉璐説,在重慶的各行各業中,這種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的精神都存在著。也正是這種精神,創造了重慶今天的輝煌。

  為何一直關注重慶

  是什麼吸引您一直關注重慶呢?

  面對記者的提問,許嘉璐回答説,從大處來説,是重慶獨特的戰略地位吸引了他。

  “十年前,中央設立重慶為直轄市,是中央為實現西部大開發在西南地區佈下的一粒棋子。十年後,胡錦濤總書記今年兩會在重慶代表團的講話中為重慶的定嚮導航,以及中央批准重慶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中央在西部佈下的又一顆棋子。”許嘉璐説,通過這兩步棋,整個西部的一盤棋局就活了。

  西部有很多的大城市,但重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將重慶設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使重慶破解城鄉統籌發展有了政策保障。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繼續發揚重慶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再奮鬥十年,重慶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後,對中國西部地區的帶動作用將是難以估量的。

  “讓巴渝文化散發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十年光陰,歷史一瞬。重慶十年的變化,不僅體現在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上,不僅體現在城鄉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重慶人觀念的轉變上,體現在重慶人眼界的開拓上。”許嘉璐説,也正是這些變化,賦予了巴渝文化一些嶄新的內容。

  許嘉璐最後説,過去的十年,重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今天的重慶,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慶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創造下一個輝煌十年的同時,也讓傳統的巴渝文化散發出更加絢爛的光芒。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