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五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印象

2012-10-26 13:38 來源:團結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珍視 瑰寶 開掘

  ——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印象

  作者:本報記者 秦 維

  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不間斷的承繼、文化的一體而多元、不間斷地傳播、吐故納新、變革前行。中華文化既博大精深,也面臨著與異質文化的搏擊。對於中國文化“走出去”,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當前最重要的是“中華文化當自強”。—— 許嘉璐

  “端午佳節我們又見面了!”

  6月19日至20日,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重慶舉行。在80余位臺灣學者、40余位大陸學者以及香港學者的身影中,很多熟悉的“老朋友”互道問候。

  由葉聖陶研究會和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如今已經是第五屆了。與以往不同的是,參加此次研討會的臺灣學者人數竟比大陸學者還多出一倍,這著實讓記者深感“意外”。不過,兩岸學者間融洽的氣氛消除了記者的疑惑,他們笑稱彼此是老朋友和新朋友。

  研討會期間,大家通過主題演講、大會交流、分組討論、參觀考察、座談等形式,以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為主題,結合重慶實際,就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抗戰文化及其現實意義和巴渝文化等議題展開了探討。

  珍視    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橋梁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個民族不斷接觸、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以多元一體為主要特徵的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客家文化、巴渝文化、閩南文化等日益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

  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主要在於她不斷沉積、不斷的傳播、不斷的吐納和變革。中華傳統文化是連接海峽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促進兩岸的和平穩定與共同繁榮,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必須並重。兩岸學人要用自己的學識、人格、智慧和力量,喚起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珍視,開掘傳統文化的瑰寶,以積極的作為搭建兩岸人民的心靈之橋。這是海峽兩岸走向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途。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饒穎奇: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體,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其中共存、共發展。在臺灣50多年來的民主建設過程中,我親身參與了很多民主政策的制訂和民主化的推動,我相信民主的發展絕不會走回頭路。在與大陸友人多年的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紐帶和橋梁作用。中華傳統文化在漫長的傳承和創新中雖然歷經滄桑,卻始終屹立不搖,不但得到繁衍,而且進一步發揚光大,這充分證明中華文化是經得起任何嚴酷的考驗和挑戰的。

  瑰寶 歲月塵土難掩抗戰文化

  今年7月7日是抗戰70週年紀念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重慶召開此次研討會更具有特殊意義。

  臺灣中華四海同心會秘書長章正: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抗戰那段歷史。正是由於國共兩黨的親密合作以及抗日大後方文化志士在學術、藝術、新聞上的成就貢獻,對民族精神産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堪與山河大地永垂不朽。2005年以來,國共兩黨再次合作,為兩岸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機。兩岸同胞、海內外中華兒女應該發揮群體智慧,共同推動兩岸統一,開創一個中華民族更恢宏璀璨的時代。

  重慶三峽學院教授陶德宗:

  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孕育的抗戰文化,向全世界彰顯著中華民族不屈外侮、不畏強敵的偉大精神。今天為了支援三峽工程建設,“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的移民精神,進一步豐富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我們在今天談起抗戰文化更重要在於體會它的現實意義。

  開掘   傳統文化也需要超越精神

  開展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和信任,是兩岸最後走上統一的必經之途;在現有的生活方式中探求中華文化的保存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與會學者的共識。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法研所教授焦仁和:

  百年來,知識分子所進行的諸多探索中,有進步,也有曲折,但是他們的文化進取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尊重。抗戰那段艱苦時代也沒有動搖我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今天,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賦予了中國知識分子更多的責任,我們在文化上要有相應的準備,為國家發展提供雄厚的、不斷創新的文化底蘊。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民進會員張頤武:

  目前,新的全球意識形態對於中國的影響在加大,在很多青年人的生活中,消費主義意識在增強。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對於不斷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個需要創新精神、超越精神的過程。

  開幕式上,許嘉璐委託饒穎奇轉贈給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一盒由他和高佔祥先生共同題寫的“和合茶”,意在祝願兩岸和合,中華和合,世界和合!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