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6 11: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所謂“和合”,是指多種並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對立事物的協調、結合、統一、發展,這樣的思維模式稱為和合思想。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相剋相生、矛盾統一、協調發展,這種樸素的辯證思維和整體系統觀念對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實現文化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在我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歷史進程中,建設一個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吸收借鑒中國古代的和合思想,以加強先進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一、和合思想的基本內涵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和合”的民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中,蘊藏著豐富的和合思想資源。“和合”是中國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它縱貫整個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全過程,積澱于各個時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體現著中國思想文化的首要價值和精髓,也是中國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體現形式。
中國古代對“和合”有很多論述。如《周易》:“保合太和。”《國語?鄭語》:“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管子》:“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偕習以悉,莫之能傷也。”《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呂氏春秋》:“天地和合,生之大經也。”《淮南子》:“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春秋繁露》:“德莫大於和”,“和者,天地之正也”。
和衷共濟、相容並包、厚德載物、天人合一等許多人所熟知的成語,都有和合、和諧、協調的含義;一團和氣、和氣生財、和睦相處、和則兩利、和顏悅色、家和萬事興等詞彙也無不貫穿著中國傳統的和合精神。“和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強調協調的作用,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也符合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和合”的前提是有容乃大的胸懷,容忍對事物的不同看法。相互間的合作需要的是“和而不同”的態度,而絕非要將不同觀點的人都一棍子打死。沒有了有容乃大的精神,也就喪失了合作的前提。
“和”就是並存的對立的不同事物的矛盾統一而達到平衡協調,這是推動事物發展和産生新質的根本。“和”指和諧、和睦、和平、祥和等,“合”指融合、聯合、結合、合作等;“和”、“合”聯用,就更強調了協調、團結、融通、凝聚的含義。“和合”是以承認事物的多樣性、事物的差別與矛盾為前提的,追求矛盾統一為“和”,以無差別的同一為“同”。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都是多種多樣異質異形的成分並存對立構成的有機整體,這些成分在矛盾共同體中相互作用、制約,相剋相生,相輔相成,交感轉化,達到相對平衡協調狀態,實現多樣性的統一和多元一體。這就是“和合”。
文化和合是指文化中或文化間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衝突、融合,並在衝突、融合的動態過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為新生命、新事物的總和。以中華傳統文化而言,和合是中華文化人文精神的精華和首要價值。
和合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它體現的不是單個學派的理論。“和合”蘊涵著不同事物及其因素的相異相成和緊密凝聚,是指在承認“不同”事物的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一于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並在不同事物和合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點,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産生,推動事物發展。和合思想所揭示的內涵與唯物辯證法的“對立面的統一性”是一致的,它強調的是對立面之間的內在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聯繫,體現著對立面相互吸引、相互結合的趨勢。
和合思想體現了樸素的整體辯證法與系統整體觀。在各家各派對和合思想不同的內涵和附加中,我們可以從多樣性中抽出一個共同的合理內核。一方面,它積極看待差異、矛盾,提倡發揮不同個體的積極作用,實現整體的和諧發展;另一方面,“和合”並不等同,也不是否認矛盾,而是通過矛盾的克服,形成總體上的平衡、和諧,即和合狀態。從這點上説,和合思想在人類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價值,可形成一種有利於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力,從而為科學發展觀所涵納。中華和合思想強調將事物聯繫起來作統一整體的理解,是一種東方式的整體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我們將這種整體系統和合觀加以昇華、科學化,在實踐中就可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人類一旦離開了共處,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在“和而不同”中共處。不能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強加於人,搞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沙文主義。中華和合思想表現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文化寬容精神,有助於開放的、同情的文化襟懷的形成,有助於接納其他文明。
綜上所述,和合思想與科學發展觀具有某種內在一致性。弘揚中華和合思想,有助於樹立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從而更好地化解各種矛盾、衝突,保證我國現代文化的順利發展。和合是最佳、最優化的文化選擇,因為融突而和合,對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有強大的生命力,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換有內驅的動力。創造性地解決中西文化的價值和合與傳統文化的現代轉換,就可使中華文化以嶄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二、和合思想與先進文化建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它在強調“和諧”的同時,堅持“有異”(不同)的存在。這裡所説的“和諧”是包容了“異”的“和諧”,而不是排斥“異”的“同一”。和合思想承認多樣性和差異性,重視通過和諧達到最優。
“和合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異形、異質、多種成分、多種因素的協調、結合與統一。也可稱之為多的協調、多的結合、多的統一,稱之為一和多的結合。“和合”和“一多”是中國很重要的民族智慧、獨有的文化理念。中國古代提出的“協和萬邦”,也可以説是追求人類大同、人類的和合。《中庸》所説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後世儒家學者所説的“民胞物與”,都是中華和合思想倡導的協調思想及和諧意識。
“和為貴”強調多元共處,但同時也強調“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思想就其實質來説,體現了一種寬容精神。它主張“善解能容”,強調社會中不同的個體和群體都是社會整體的組成部分,不應當相互排斥,而應當彼此尊重、保持特色、共同進步。因此,和諧不僅不消滅差異,而且鼓勵差異的合法存在,通過差異的比較和交融,以達到新的和諧。和諧不是靜止,而是通過和解和化合而獲致新的進步。
和合思想所倡導的和合思維超越了單純求同或求異的思維,這對於解決當代社會文化諸多矛盾有啟發意義。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必須使學術領域有一種自由、民主的氛圍和空間。“雙百”方針要求我們:一方面,要把學術問題與政治問題分開,絕不能對學術問題無限“上綱上線”;另一方面,要消除學術領域的官僚主義和霸道作風,反對以“權”壓人、以勢壓人。學術自由需要落實人才強國戰略,需要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形成一種識才、用才、愛才、聚才,知人善任、廣納群賢的機制,從而開創人才輩出的局面,為建設先進文化提供強大的生力軍,使先進文化的發展始終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
建設先進文化,堅持“雙百”方針,還要實現主旋律與多樣性的統一。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是多樣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應當是姹紫嫣紅的;人民群眾的主體文化是昂揚向上的,文化結構也應當以崇高為主要審美形態。一切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都應當是必須始終唱響的文化建設主旋律。滿足人民群眾的多種文化需要,促進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應當始終是文化建設多樣性的內在要求。要努力形成那樣一種生動活潑、生機盎然、活力四射的文化發展局面。
以和合文化的精神,以有容乃大的胸懷,求同存異,以保證事業不斷地向前發展。“和而不同”,首先要承認“不同”,在“不同”的基礎上形成的“和”(和諧、和合)才能使事物得到發展。這也就是説,“和諧”(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是目的,但“和諧”的前提是“不同”,是多樣性的存在。沒有“不同”,沒有多樣性,就無所謂“和諧”。“和諧”不是“同”,因為“同”泯滅了事物個性,是不可能達到“和諧”境界的。由是可知,“和而不同”堪稱人類文化發展的最高境界。
三、和合思想與先進文化建設中的傳統文化觀
弘揚中華和合思想,不是復古。我們要把弘揚和合思想與建設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緊密聯繫起來。中華和合思想,應是絢麗多彩的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它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必須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的原則,遵循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原則,用與現代化相適應的時代精神來審視歷史文化傳統,經過認真科學的分析、嚴格審慎的過濾,使優秀傳統文化熔鑄到時代精神中去,成為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堅決批判和清除阻礙先進文化建設的舊的觀念和意識。在繼承傳統時,要採取慎重的態度,既不一概否認傳統,防止背離優秀的傳統,又不完全承襲傳統,防止成為傳統的奴隸。
文化的發展有著自身的延續脈絡。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已成為影響中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全面而深刻地反映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展示著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質,並通過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提高了社會的經濟、政治力量,進而增強了民族的生存與發展能力。離開對傳統文化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的繼承和改造,發展先進文化就會失去根基,成為無源之水。因此,維護文化的民族性是全球化背景下發展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基本前提。
從和合思想看,先進文化建設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立足現代文化,促成傳統文化的創新和轉換。現實社會是我們觀察和思考一切問題的立足點、出發點。由於長期受“非此即彼”思維方式的影響,在對待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關係問題上,我們常常或偏向頌古諷今,或偏向是今非古,結果人為地製造了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衝突對立。從和合思想的實踐方式和思維方式來考察,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合體歷史演進的兩個歷史階段、兩種歷史形態。它們彼此相繼,前後承接,按照文化進步的時間順序定向轉換。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近代演為“文化衝突”,實際上是東西方政治經濟衝突在中國文化系統內的反映。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為西方文化是現代文化,中國文化是傳統文化,將地域性的政治對抗轉換為民族性的文化衝突。
機械地對待傳統文化,“財富”也會變為“包袱”;辯證地對待傳統文化,就可能化“包袱”為“財富”,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因此,必須注意文化的發展和創新,這是先進文化的生命之源。作為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先進文化,其生命的靈魂和前進的動力始終在於堅持不懈地進行創新。開拓和進取,創造與昇華,是先進文化永恒的探求主題。文化的繁榮,依賴於民族創新觀念的形成和文化創新力度的提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蓬勃發展的力量。我們要克服安於現狀、墨守成規、不思進取的精神狀態,要有不落俗套、不趨雷同、不甘平庸的創新意識,為文化創新作貢獻。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促進文化的發展,保持文化的先進性,使社會主義文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四、和合思想與先進文化建設中的外國文化觀
當代世界文化發展過程中充滿了競爭,有競爭就有衝突。和合思想倡導積極化解文化衝突而不是掩蓋文化衝突,更不是崇尚文化衝突。和合是比穩定更高的狀態。和合思想為處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衝突提供了重要啟迪。弘揚中華和合思想,符合世界“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的時代主流。
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又相互排斥、衝突的辯證發展過程。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存在與發展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閉、與世隔絕的。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發生經濟文化上的接觸和交流,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必然要求。因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融會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一切優秀思想和文化成果,具有鮮明的包容性、開放性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一個本質特徵。正是世界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激蕩,才使先進文化獲得向前發展的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別是現代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代先進文化的包容性特徵將更為凸顯。
從世界形勢看,科學技術的進步深刻地改變著世界面貌。多極化趨勢在全球各地的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我國與周邊國家以及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友好合作即國際上的“和合”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總之,中華民族世代企求的“和合”的社會理想,正在社會主義中國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以及推動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的實踐中真正得到全面的體現。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尤其要強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協調、和諧、並存、共生;要提倡對話而不對抗,交流而不交戰;要提倡“和合”,提倡“和而不同”。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要有文化的多元化和政治的多極化,才有世界和平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因此,弘揚中華和合思想,對世界的全球化、現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是面向世界的文化,是在繼承和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遺産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世界先進文化之集大成。要始終不渝地堅持“洋為中用”的方針,把外國的優秀文化成果作為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們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國文化之長,包括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文化成果,以建設真正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包容所有文化之精華的中國先進文化。當然,吸收和引進外來文化必須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依據社會主義的價值標準,堅持中華民族自尊自立的偉大品格,堅持“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等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要反對盲目的排外主義,又要抵制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式的拿來主義。
綜上所述,在借鑒吸收中華和合思想、肯定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的同時,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世界性與民族性、全球化與本土化、一元與多元等多方面的關係,使中華民族文化既能與時俱進,融入時代和世界潮流,又能保持民族特性,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面臨的重大挑戰。我們只有正確面對挑戰,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創造性地繼承和合思想,進一步加強先進文化建設,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闢新的航道。(作者任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文獻
〔1〕楊立新著:《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周義、徐志紅編著:《中西文化比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張立文著:《和合學概論》上卷,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4〕中華孔子學會編:《儒學與現代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羅榮渠著:《現代化新論》,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責任編輯:張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