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三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主旨發言

2012-10-26 10:12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5日,開幕式後中國書協副主席鐘明善、臺灣淡江大學副校長高柏園、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金堅范、亞洲文化綜合研究所所長鐘清漢分別圍繞研討會議題進行了主旨發言。

  鐘明善在以《秦人開放的文化觀對中國現代化的意義》為題的主旨發言中説,秦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正統思想的肇端,其影響歷久不蓑、至今尚在。秦文化發祥于隴西,崛起于甘陜交界之地。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核心是“道”和“易”的觀念,而秦文化是對西周以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承傳,它不僅受到中原文化、齊魯文化、楚文化的深遠影響,也受到“戎狄”等外來思想風俗的影響。

  秦文化以法家思想為支柱,以西周以來的秦係文化為主體,在政治、軍事、藝術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包容性和進取精神。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秦代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會制度。但秦文化過於強調法治,無視德治,政治專制、扼殺文化,勢必導致矛盾激化,迅速滅亡。從總體上説,秦文化是一種相容、進取、博大的文化形態,這是其值得繼承發揚的一面,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秦文化同樣有著消極的一面。認真思考、總結秦文化的優劣、得失,對於我們今天的現代化建設實踐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柏園以《論和合文化與全球化》為題做了主旨發言。他認為:和合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論語》有“君子和而不同”之論,《老子》有“衝氣以為和”之論,《易傳》直謂“保合太和以利貞”,《莊子》雲“遊心於德之和”。凡此,皆可説明中國文化以和平與和諧為主要基調。廿一世紀的人類文明受到科技、資訊知識的高度發展,大幅縮短了人與人,文化與文化的空間與時間的距離,也使得不同地區與文化,有著更緊密的依存與互動,“地球村”已不再只是學術概念,而已然成為當前人類社會的寫真,此即所謂全球化趨勢。在此趨勢下,究竟會帶給人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團結與幸福,還是加速國際政治、經濟、文化勢力的失衡甚至對抗,是廿一世紀人類共同關心的課題。中國文化的和合性一方面保存了多元文化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更強調彼此的合作與和諧,這應該是相應全球化趨勢最值得參考的文化態度。本文一方面説明和合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指出其對全球化趨勢的可能貢獻,以及吾人日後努力的方向,或可為人類文明之發展提供初步的建議。

  以《和合文化之淺見》為主題發言的金堅范提出: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持續發展五千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中華文化的強大凝聚力、親和力。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和合”文化。和合這一概念,體現了中華民族歷來就有對事物整體辯證地認識的優秀傳統。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較能夠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質。除了儒家之外,釋、道和其他文化流派也普遍接受並廣泛使用這一概念,成為貫通中國文化思想領域裏一個綜合性概念。“和合”精神是我國傳統文化所倡導治國、處世、為人的一大準則。以此來協調各種社會關係,則體現了中國人民講究團結合作、熱愛和平的優良傳統。

  鄧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國兩制”理論和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從理論和實踐上提供了和合的範例。“一國兩制”就是“和而不同”。自香港、澳門回歸以來,保持著不同於大陸的制度,但與大陸的有機組合和産生的良性運作,明顯使香港、澳門及其與大陸的關係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今年以來,兩岸關係發生了令人可喜的變化,但反對“臺獨”的鬥爭依然任重道遠。分離主義思想是與中華民族的傳統和合思想背道而馳的,因而是不得人心的。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實現臺灣與祖國大陸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和平統一,為中華和合文化精神的發揚光大,提供又一實際範例。

  鐘清漢的發言題目是《淺論客家文化與多元文化·和合文化》。他説,客家人乃中華民族中的漢族的一個分支。客家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時代,擁有千餘年歷史。在這一千多年中,他們或是為了逃避由於王朝更疊而頻起的戰亂,或是為了躲避自然災害而移居到秦嶺南北兩側,開墾荒地,營造山林,風霜千百年,在為故鄉的繁榮興旺以及革命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同時,也創造了其獨特的傳統和文化。

  當今社會,由於交通工具的發達以及資訊技術與媒體事業的飛速進步,整個世界的距離轉瞬間縮短了。亦因此,這個時代被稱為全球化時代。另外,由於全世界範圍內的移民移居活動日益加劇,各個民族以及出身地域不同的各個族群通過相互間的文化交流,其世界觀也在不斷變化。也正因此,通過文明的傳播以及文化交流,國家、民族以及地域的概念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通過教育活動也提高了相互間的理解,地球上的人類因而得以消除偏見、平等共生。或者,更準確地説,懷著一種民族感覺去與不同種族的人類進行交流,由此産生的人文主義關懷或許更能維護和促進善良的各族人民和睦共處,達成和合文化的崇高目標。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