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七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李安定:澳門醫療衛生發展概況

2012-10-28 11:07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澳門簡介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與香港相距60千米,距離廣州145千米。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也是亞洲每人平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之一。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澳門半島和凼仔、路環兩個離島組成,總面積共292平方千米,其中澳門半島93平方千米、凼仔67平方千米、路環76平方千米、路凼填海區56平方千米。 

  澳門人口約有544 200人,其中大部分居民住在澳門半島,兩個離島人口較少。澳門居民以華人為主,葡籍及其他國籍人士只佔6%左右。 

  二、澳門醫療環境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公共衛生設施在亞洲各國及地區中居已發展之列。澳門的氣候適宜,並無地區性的疾病。澳門特別行政區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是來自多方面的,主要可分為政府及非政府兩大類。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包括以提供初級保健為主的衛生中心和提供專科服務的仁伯爵綜合醫院(俗稱山頂醫院)。非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又可分為接受政府和團體資助的醫療單位,如鏡湖醫院、科大醫院、工人醫療所、同善堂醫療所等,以及各類私人診所及私人化驗所。除西醫外,澳門還有不少中醫師。 

  三、澳門的醫療衛生歷史簡介 

  1575年,澳門第一任主教加利諾(DMelchior Carneiro)寫給耶穌會會長的信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剛一到此,便開了一間醫院,收容很多基督徒和異教徒為病人。”加利諾在中國建立了最早的歐洲式醫院。該醫院最初被命名為“救貧醫院”,其後改名為這幾個世紀以來人所共知的“白馬行(SRafael)醫院”。現時,該醫院已不存在,人們只能從其位於市中心現已辟作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的美麗建築物去懷緬過去。 

  加利諾在信中還提到他在抵澳後的最初幾年中在慈善救濟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的這番話以及他按利安娜(DLeonor)女王創立的模式在澳門所建立的慈善體系,肯定了葡萄牙人在中國口岸定居初期在澳門醫療及慈善援助方面所扮演的先鋒角色。 

  該醫院在成立之初,亦設立了第一個為最需要保護和幫助的麻風病人服務的部門,原因是當時這種疾病十分普遍,但病者卻不為家人和社會所接納。 

  已有報道稱,早在17世紀,聖保祿(SPaulo)修道院內就設有一間醫療所,幫助修道院內的信徒及外來的病人。這間醫療所主要是為基督徒服務,但缺乏運作條件。據估計,當時的醫療所設有60張病床,並由只具有基本的外科和藥物經驗或只對輕傷和小病有點兒認識的修士料理。其中一名藥劑師在1625年12月21日寫給會長的報告書中為其失職作出懺悔説:“雖然我能成功地進行某些治療,但由於知識不足,亦犯了許多錯誤,且其中一些還是十分嚴重的。本人深感難過,特別是那三宗我已告知閣下的事件”,“在那些年間,澳門仍然沒有一位具有權威的正式專業醫生,可對治療中的錯誤作出補救,或向死者家屬或監護人解釋病人致死的原因”。 

  在19世紀中葉,澳門有三間葡萄牙人開設的醫院:仁慈堂醫院(後被稱為“白馬行醫院”),風堂醫院和軍人紀登努醫院(Jose Caetano Soares)。 

  在19世紀時,由於當時流傳著“中國人若在葡萄牙人的醫院去世會給城市帶來災難”的謠言,因此,華人經常被拒之門外。至此,除風堂醫院接受麻風病患者外,其他的醫院幾乎都只接納基督徒入院。其實,這種對待上的差異只是由當時的官員們為一己之慾望而定下的潛規則,以及城市和地方勢力的劃分所造成的。 

  隨著香港同類活動的開展,澳門的華人社團亦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最初的社會慈善機構。1868年,同善堂慈善會成立。1872年,澳門的第一所華人醫院——鏡湖醫院成立。鏡湖醫院最初只提供中醫服務,與葡萄牙人的醫療服務毫無瓜葛。由商人團體創立的這種慈善組織為其開展的其他形式的慈善活動帶來了不少方便,如教育、濟貧和防治流行病等。 

  其實,早在1667年澳門開始常駐軍隊的時候,就已經有為軍人建立專門醫院的需要。最初,所有患病士兵和軍官都被送往仁慈堂的救貧醫院接受治療。但是,由於醫院不能接納驟然增加的病人而發生衝突。正如1787年仁慈堂行政會就曾向相關部門投訴道:“‘救貧醫院’由本會創立和主持,已幾乎不能再接納更多的貧困病人……而只能讓他們忍受痛苦。”經過多年的請求、申訴和協商,最後終於決定為該院興建附屬的軍人病房,軍人遷到改作此用途的崗頂舊修道院。這座修道院與崗頂教堂相鄰,曾用做營房的舊大樓可容納68張病床。數年後,這裡的接待人數每年達700人次,而且全都是軍人。 

  1874年,仁伯爵軍人醫院成立,這幢宏偉的建築物坐落于加思欄的山丘上,可容納80張病床。這所醫院落成啟用時正適逢聖若憲子爵(SJanuario)管治澳門,因此當局隨即引用總督的名字來命名醫院。隨後,便將1857年在崗頂興建的舊軍人醫院的財産和病人轉移到這所新醫院來。 

  仁伯爵軍人醫院的啟用是舊有設備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結果。這座宏偉的建築物由加華路上尉(Dias de Carvalho)工程師及伯朗男爵(Barao do Cercal)共同負責設計。伯朗男爵是市政廳副主席,也是當時澳門日常生活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之一。據設計者所言,這所醫院的設計靈感來自比利時的一所醫院。該醫院有三個病房,共可容納60張病床,此外還有為囚犯和軍官而設的隔離病房、治療室及房間等,共有100張病床,從一開始已能完全滿足軍隊的需要。 

  當時,替代舊軍人醫院的政府總醫院已開始接受葡籍市民和其他病人,雖然病人仍以軍人為主。在該時期,政府亦致力於重組澳門的醫療服務,以便能照顧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即使如此,政府部門和華人醫院實際上仍無任何聯繫,華人仍然甚少涉及西方醫學及其設施。 

  地區內的衝突和為逃避中日戰爭而蜂擁入澳的難民及後來日本侵佔香港使情況更加惡化。在那艱苦的歲月裏,各所醫院和慈善組織都盡其所能以減輕這場災害帶來的痛苦。 

  戰後時期,在醫療衛生領域內産生一種新的哲學。政府積極參與醫療衛生建設,提供大量的醫院及醫療服務,使其徹底擺脫了過去的單一慈善救濟方式。1984年的施政方針顯示,澳門決定建立一個綜合的醫療衛生體系,從此政府醫療衛生體系踏入了重要的發展階段。 

  這項政策落到實處,就是基層護理網路的建立及仁伯爵醫院的重建。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