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七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高思華:陰陽五行學説與中醫學的思維模式

2012-10-28 11:02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任何事物的産生和發展都是有一定條件的。作為中國古代自然觀的陰陽五行學説的生成也是如此,它是先哲們在古代的時空條件下總結當時的自然規律而形成的。 

  翻開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藍田人、週口店人、大荔人、半坡村每人平均生活在黃河流域內,而且這個區域也是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作為中國第一個朝代的夏朝建都于陽城(今河南登封東)、斟(今河南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等地,其後西周建都於今西安附近的鎬京和豐京,東周建都于洛陽,再以後秦建都于咸陽,西漢建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東漢建都于洛陽,即便是建都于山東臨淄的齊國、建都于河南開封的魏國、建都于河南新鄭的韓國、建都于河南商丘附近的宋國、建都于河北邯鄲的趙國、建都于河南淇縣的衛國、建都于山西翼城南的晉國、建都于山東曲阜的魯國等,不僅其都城都在黃河中下游流域,且其國家的疆域也都在此範圍之內。這一地域黃土肥沃,雨量雖不豐裕卻集中于作物生長需要灌溉的夏季。這些正是農耕世界人們賴以生存的最佳環境,這種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古人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自然基礎,也是古代文化和科學賴以生成和發展的先決條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居住在黃河中下游流域,黃河中下游流域也就成了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黃河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也就成了中華文明的核心所在。 

  要探討陰陽五行學説的形成,就必須把著眼點放在黃河中下游流域這塊華夏文化的發源地上。這裡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而夏季時間較長,且夏季先熱後暑,暑期雨量集中而暑濕交爭,故在這裡又可明顯地把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時,中國古代自然觀就是在這種地理氣候特點的地域上形成並不斷完善的。可以説,黃河中下游流域的地理氣候因素就是陰陽五行學説形成的環境基礎,脫離春溫、夏熱、長夏濕(暑濕交爭)、秋涼(燥)、冬寒的氣候特點,也就無法探討陰陽五行學説。 

  陰陽學説的形成 

  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大自然雖然物種紛繁,千奇百怪,五光十色,但整個自然界卻又是渾然一體的。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現象的生息變化,都與天地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是天地的相互作用産生了迴圈往復的白天與黑夜、溫熱與寒涼的自然變化,而天地間所有事物的運動變化,又都與這迴圈往復的白天與黑夜、溫熱與寒涼的自然變化息息相關。為了探明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變化規律,古人首先對左右著萬物變化的天地自然運動規律進行了歸納總結,陰陽學説便應運而生了。 

  從現有的文字資料來看,陰陽的概念在周初就已形成。最早所説的“陰”與“陽”只是一個日常的“明”與“暗”的相對概念,僅反映了陽光照射到與照射不到這兩種自然現象。陽光照射到的地方叫“陽”,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叫“陰”。 

  人們發現: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相對明亮,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相對黑暗;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相對溫暖,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相對寒涼;太陽出來有陽光照射就是白天,太陽落下無陽光照射就是黑夜;在有陽光的相對明亮、相對溫暖的白天,地氣向上蒸發,而在沒有陽光的相對黑暗、相對寒涼的夜晚,則天氣向下沉降;地氣上升于天而成雲,雲積到一定程度便形成雨而下降于地;位於南面和上面的光照充足而明亮溫熱,位於北面和下面的光照不足而黑暗寒涼;動物多是白天出動而夜間安靜……隨著人們對這兩種自然現象的觀察不斷深入,陰陽概念的內涵也就不斷地擴展,陰陽的概念中便逐漸增加了明與暗、熱與寒、晝與夜、上與下、升與降、南與北、動與靜等相對屬性的內涵。 

  進而,古人發現,天地自然的變化具有以下規律性:其一,春夏與秋冬、晝與夜、氣候的寒熱燥濕等自然現象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其二,這些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矛盾方面又都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其三,這些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矛盾方面又都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其四,這些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矛盾方面中又都包含著無限可分的矛盾方面。 

  於是,人們就把具有相對屬性的四季往來、晝夜更替及與之相應的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用陰陽來進一步抽象和昇華,陰陽也就逐漸變成了“有名而無形”的哲學概念,而且具有了對立統一、互根互用、相互制約、消長轉化、無限可分的基本規律,並用之於解釋自然界具有對立統一屬性的各種事物的運動變化,陰陽學説就這樣形成了。 

  誠如古人所謂:“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管子·四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係辭》)“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周易大傳·恒》) 

  可以説,陰陽學説就是總結天地四時與晝夜寒暑的運轉規律而抽象形成的,陰陽之理就是天地自然變化之理,天地四時的迴圈往復規律就是陰陽基本法則的由來。陰陽的運動變化規律是與天地共存而恒久不變的。


  (四)五行的乘侮是對自然氣候異常相勝規律的抽象 

  古人還發現,六氣在互為勝復的運轉過程中,不僅有正常的自穩調節,還有異常的氣候災變。若一氣偏盛太過,不僅會制約其所勝之氣使之更加不及,而且還會制約其所不勝之氣而使之偏衰;若一氣偏衰太過,則其所不勝之氣和所勝之氣均可亢烈為害。無論是不及還是太過,又均都影響自然界萬物的生化而産生相應的偏盛偏衰。對此類自然氣候異常制勝的情況,《黃帝內經·素問》的七篇大論作了詳盡的討論,足見古人對這一特點的觀察之細和重視之至。根據這一自然規律,古代思想家把這種過度制約其所勝之氣的異常現象稱為“乘”,反過來把制約其所不勝之氣的現象稱為“侮”,從而抽象提出了“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黃帝內經·素問·五運作大論》)的五行乘侮之説。 

  (五)事物的五行歸類,是根據事物與五時和六氣盛衰的緊密聯繫而劃分的 

  為了解釋自然界萬物與自然界氣候變化相互關聯的規律,古人根據萬物的盛衰變化與春、夏、長夏、秋、冬和六氣盛衰的對應關係將自然界的事物作了五行的分類,具體如下。 

  東方氣候相對偏溫,與春天相類;南方氣候相對偏熱,與夏天相類;中央氣候相對偏濕,與長夏相類;西方氣候相對偏涼偏燥,與秋天相類;北方氣候相對偏寒,與冬天相類。據此將東方歸屬於木,南方歸屬於火,中央歸屬於土,西方歸屬於金,北方歸屬於寒。 

  因為春天氣候溫暖,萬物生發,自然一片青綠,便將青色歸屬於木;夏天氣候炎熱,晝長夜短,為一年中光照最充足、最明亮的季節,便將類于火光和太陽之色的紅色歸屬於火;長夏萬物多由禾莖化為秀實,由綠而漸變為黃,便將黃色歸屬於土;秋季氣候涼燥清肅,萬物凋零,霜降時下,地色變白,便將白色歸屬於金;萬物多於夜間黑暗之時伏藏,白天明亮之時動作,于冬季寒冷之時伏藏,而冬季是一年中晝短夜長、光照最弱、相對最暗的季節,便將黑色歸屬於水。並進而根據顏色分類,將青色之物皆歸屬於木,將紅色之物皆歸屬於火,將黃色之物皆歸屬於土,將白色之物皆歸屬於金,將黑色之物皆歸屬於水。 

  根據萬物的生化與地理方位和風、熱、濕、燥、寒的相互關係,將茂盛于東方的或于溫暖的氣候條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歸屬於木類,將茂盛于南方的或于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歸屬於火類,將茂盛于中央的或于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歸屬於土類,將茂盛于西方的或于涼燥的氣候條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歸屬於金類,將茂盛于北方的或于寒冷的氣候條件下生化最盛的生物歸屬於水類。 

  (六)五行互藏是對五時氣候各有五方之異,又各有五氣盛衰之特點的抽象總結 

  每年的氣候雖然都是春溫、夏熱、長夏濕、秋涼、冬寒,但由於地勢的原因,每一時的氣候又各有其五方的差異:東方偏溫,南方偏熱,中央偏濕,西方偏涼偏燥,北方偏寒。同時,由於天地的不斷運動感召,即便是同一地域同一季節,也各有風、熱、濕、燥、寒的偏盛偏衰。也就是説,無論是屬木的春天,還是屬火的夏天、屬土的長夏、屬金的秋天、屬水的冬天,既各有東(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之地理性氣候的差異,又各有或偏溫(木)、或偏熱(火)、或偏濕(土)、或偏涼偏燥(金)、或偏寒(水)六氣盛衰的不同,並且任何地域任何季節的氣候,又都是在風、熱、暑、濕、燥、寒六氣的互為勝復、互相制約的自穩調節作用下維持其動態平衡的。顯而易見,五行互藏的認識就是古人對上述自然規律歸納抽象而提出來的。 

  可以看出,經過漫長的思索,陰陽終於被人們從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中抽象出來,它是古代哲學家對大自然變化規律進行高度抽象和昇華後而形成的用以解釋自然和研究自然界事物變化規律的方法論。 

  綜上所述,陰陽五行學説是在總結自然氣候變化規律和自然界萬物生化與氣候變化相互關聯規律的基礎上抽象形成的,形成了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一種世界觀、一種學説。它的形成是“道法自然”的結果,繼承了古人在觀察揭示自然規律方面所做出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古人從天體運動、天地相互感召來認識氣候的變化,以天地一體、四時一體、萬物一體整體恒動的觀點來認識自然界所有的事物,以自然變化規律來分析探討具體事物的內部變化規律的基本思維模式。 

  以自然之理來探討處於自然界之中具體事物的變化規律,是中醫學的基本思維模式,陰陽五行學説是中醫學的基本思想方法。陰陽五行學説運用於中醫學中所揭示的人體是一個各臟腑組織器官相互關聯的系統,而人體小系統又與天地大系統服從於同一規律。從天地人一體的角度出發來研究人體生命現象的基本觀點的科學性,隨著現代生物鐘學説、生物全息規律、系統論的發現和醫學氣象學、醫學地理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發現而逐漸被證實,而且其所倡導的因時、因地、因人而辨證論治的診斷治療方法,在臨床上也愈來愈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作者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