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七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首屆海峽兩岸醫學文化與醫學發展論壇圓滿閉幕

2012-10-26 13:0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七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首屆海峽兩岸醫學文化與醫學發展論壇”,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于11月2日下午在杭州落下帷幕。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出席閉幕式並作總結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主持閉幕式。 

  羅富和説,文化對醫學發展的作用與影響是很重要的課題,探討文化與醫學發展是值得當代醫學界竭誠謀求解決的重要使命。在中西文化大交融的當今,結合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構建現代醫學模式,必將惠澤天下而使全人類同蒙福祉。他認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醫學人文內涵,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是保障全民健康,提升人力資源素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 

  羅富和説,中醫是以中國古代哲學為基礎理論的傳統醫學,講求“天人合一”,強調人與社會、自然環境相和諧,強調軀體與心理的相互影響,這裡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他提出,現代醫學和當今衛生服務政策應以“以人為本”為發展核心,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發展目標。當前,我們需要檢討過度消費、過度索取的現代生活,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要重視人口、資源、環境的挑戰,注意當代人的發展,更要注意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面對當前甲型H1N1流感的新一輪爆發,羅富和認為,我們需要對流感病毒的DNA檢測,疫苗的研究、生産和接種,也需要中草藥和中成藥的引用調理,還需要保健健身、增強抵抗力,需要大眾傳媒普及流行病的防控治療知識,需要患者、醫者和大眾的積極參與。 

  閉幕式上臺灣亞洲大學教授劉見祥,香港中文大學心理係教授陳瑞燕,澳門醫務界聯合總會會長李安定,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連建偉分別代表兩岸四地醫學界專家學者發表與會感言。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參與論壇的收穫,對進一步加強兩岸四地醫學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連建偉還將自己所著的《<金匱要略方論>講稿》一書贈予臺灣長庚大學醫學院和臺灣中山醫學大學。 

  閉幕式上還舉行了浙臺醫療衛生交流項目簽約儀式,分別達成了浙江省醫院協會與臺灣怡德醫療投資管理集團關於開展醫院管理經驗交流和推動醫療合作的項目協議,浙江省血液中心和臺灣生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關於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等方面的項目協議。 

  閉幕式前,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鄭又平,浙江省中醫院黨委書記曹毅,臺灣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荃代表論壇四個分會場做了彙報發言。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浙江省委會主委盛昌黎主持了彙報會。    

  浙江省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裘小玲,浙江省衛生廳廳長楊敬,以及民進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閉幕式。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兩岸四地近20位專家學者做了發言,近百位與會嘉賓分專題進行了交流,對醫學發展與社會文化的關係達成了廣泛共識。大家期待,兩岸四地以中華文化為紐帶,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探討交流,促進醫療人文環境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斷增進兩岸人民的健康福祉。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