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二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第二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圓滿閉幕

2012-10-26 10:10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4年11月3日,由葉聖陶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圓滿閉幕。

  在閉幕式上,許嘉璐主席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真誠地感謝淮安家鄉人民為本屆研討會提供的熱情週到的服務,對海峽兩岸學者給予會議的支援、參與和配合致以誠摯的謝意。

  許嘉璐主席指出:本次會議浸透著海峽兩岸學人對中華文化的珍惜,對國家對民族的摯愛,對人類對未來的關心,呈現出中華學人的良心、良知和良策。中華文化五千年錘鍊出了大陸、臺港澳和海外華人華僑等14億人共同的感受和理念。這就是追求和諧、重視義務、渴望穩定、尊重自然、講究道德、推己及人、自立自省、修齊治平的中華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要和時代精神相結合,要與外來文化中鼓勵創新、重視權利、喜動思辯、講究他律等有益的內容相融合。只有如此,才能使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許嘉璐主席強調,文化的認同必然導引出國家的認同,反之文化的分離也必然導致國家的分離,唯有祖國統一才能促進中華文化的復興。他呼籲海峽兩岸學人用口、用手、用腦、用心,築起中華民族精神新的長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早日實現。

  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丁解民在閉幕式上講話。他説,本次研討會的成果既是主辦方的重要收穫,對舉辦方也有難得的啟迪。當前我們既要發展生産力,又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型文化,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閉幕式之前,臺灣花蓮師範學院楊振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王讚源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周秋光教授、臺灣高雄師範大學鄭卜五教授代表所在小組就討論情況作了彙報交流。他們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現代化。要復興中華文化,使其貢獻於世界人類,就必須建立正確的文化心態,對中華文化要批判地繼承,創造地發展,這當是兩岸學人的重要責任和義務。他們建議,把握復興中華文化的歷史契機,進一步拓展兩岸學者交流的空間,開闢民俗文化、民間文化交流的新途徑。

  會議期間,與會學者還觀看了由荀派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等文藝工作者表演的戲曲歌舞節目。兩岸學者和藝術家也紛紛登臺獻藝,他們精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陣陣喝彩。臺灣淡江大學王甦教授還向大會贈送了專門題寫的藏頭詩,祝願“中華一統,兩岸和平”!

  會議結束後,與會學者參觀了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吳承恩故居,以及淮安市高教園區和經濟開發區。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