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二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詩言之,歌咏之,舞興之——海峽兩岸文化工作者的盛會

2012-10-26 10:08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開幕以來,會內外洋溢著濃濃的同胞之情,學界之誼。來自臺灣、香港和大陸的80余名學者,同究中華文化之血脈,同求傳承發展中華文化之良策。無論在專題演講、小組討論,還是茶敘之中,時時掀起情感和思辨的熱潮。

  與會學者普遍感到,這次研討會規模之大,邀請臺灣學者之多,接待之週到,都是超乎以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學術性,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性,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分歧,把海峽兩岸的學者凝聚到了一起。會場內外,涌動著“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尊其所異”的融洽氛圍。

  本屆研討會,是海峽兩岸文化工作者的盛會,大家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與會的真切感受。全國政協常委、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佔祥在11月1日的專題演講中誦詩一首,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多少次峰迴路轉,多少次雪後春寒,多少次隔水相望啊,多少次夢裏團圓。相思樹啊相思樹,你亭亭玉立我心間;大海割不斷你的情意,大溪流不走你的纏綿,長江訴不盡你的鍾情,黃河唱不完你的思念。相思樹啊相思樹,你亭亭玉立我心間------”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著名歌唱家呂麗莉在大會交流中激動地説:“我們身上都流著中華民族的血,但是兩岸同胞卻隔海相望。文化人懂得尊重人民的心聲,是不分大陸、臺灣的,讓我們用文化帶動政治,早日成為一家人!”

  在當晚淮安市委、市政府舉辦的文藝聯歡會上,著名荀派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等文藝工作者表演了精彩的戲曲歌舞節目,激起臺灣學者的陣陣掌聲、喝彩聲。兩岸學者和藝術家紛紛登臺獻藝。臺灣師範大學陳新雄教授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水調歌頭》:“原想神州路,與友共貂裘。欲令中文大纛,遍插眾山頭。奮發還當蹈厲,振翅鷹飛霄漢,得路看驊騮。鳳皇新浴火,一掃百年愁。看淮上,風方起,飄九州。漢唐盛世,還須空待幾春秋。近日人常亡本,立國不知文化,真令祖宗羞。從今清舊恥,宗社永無憂。”

  臺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習兼任教授、青田劇團藝術總監何偉康演唱了臺灣歌曲《在街燈下》; 呂莉莉教授聲情並茂地演唱了《我們打開心靈的門窗》,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李元華演唱了後唐李煜的《相見歡》和京劇《咏梅》,她們那高亢婉轉甜美的歌聲,令人難以忘懷。臺灣迷火舞蹈中心舞蹈家李昕、林耕夫婦,跳起了歡快的西班牙舞蹈《佛拉明哥》,手上的響鈴和著踢踏的舞步,象一團火焰,把現場的氣氛推到了高潮------

  1945年年僅4歲就離開家鄉江蘇興化的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趙雅書先生,在演出結束後小心翼翼地把晚會的節目單收存起來,激動地表示演出太精彩了,要把這份節目單帶回臺灣留作紀念。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