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二屆  >  報道集萃  > 正文

第二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江蘇淮安市開幕

2012-10-26 10:08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4年11月1日,由葉聖陶研究會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江蘇淮安市迎賓館隆重開幕。金秋的淮安,花團錦簇、絢麗多彩,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80余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就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如何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展開交流和研討。

  本次研討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和紐帶,加強海峽兩岸學者的交流,旨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繫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促進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出席開幕式並作重要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懷西主持了開幕式。

  許嘉璐主席在講話中充分介紹了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發揮文化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他説,經濟全球化的大勢不可逆轉,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發展的巨大機遇,也向世界文化多元化提出了挑戰。文化底蘊不足的民族面臨著文化泯滅的危險。在這樣的浪潮中,一個國家何去何從,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學人深深思考的問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振興固然需要物質,但是更需要精神。當前祖國還沒有統一,2300萬台灣骨肉同胞與祖國大陸相分隔。用中華文化振興中華、統一中華,我對此充滿信心。

  他指出,一個民族文化的延續和振興,最重要的是靠民族文化的自覺,也是指民族知識界的自覺,兩岸學人歷史地承擔起了喚醒文化自覺的重任。這種文化自覺不僅僅是對歷史地回顧,而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勇敢地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斷豐富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反對文化一體化的圖謀。對於外來文化,哪些吸收,哪些拒絕,怎麼吸收、融合,需要海峽兩岸的學人共同研討,在爭鳴中增進友誼,深化對文化的認識。

  中共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丁解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520萬淮安人民熱烈歡迎來自臺灣、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其他省市的專家和學者,並預祝本屆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他説,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客觀要求。必須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與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中繼承傳統文化,在繼承中鼓勵創新。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富卿對“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來自祖國寶島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説,中華文化的根在大陸,臺灣的文化與大陸文化一脈傳承。兩岸血脈親緣山隔不住,水攔不斷。只要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一天,一定會早日來到。

  開幕式結束後,全國政協常委、著名作家、研究員王蒙,全國政協常委、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佔祥,旅美臺灣學者、現代禪文化倡導者王紹璠分別作了《漢字與中國文化》、《“和而不同”與“一國兩制”》和《中國文化精神發展的五個階段以及引領人類未來文明的契機》的專題演講。他們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共同的身份認同,共同的感情紐帶,也是海峽兩岸“和”的基礎。他們呼籲,海峽兩岸的知識界聯合起來,弘揚和合文化,捍衛中華文化。

  出席研討會的有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波等近50名臺灣學者,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教授、常務副院長胡從經等香港特區的學者,以及祖國大陸的30余名學者共80余人。

  中央統戰部三局副局長傅鐵生、中共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長李繼平、淮安市政協主席陳從亮,以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民進中央等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