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8 11:27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關心華語電影的人都應該會注意到一個現象,這兩年當大家説起《赤壁》、《投名狀》、《非誠勿擾》、《風聲》、《刺陵》、《十月圍城》這些電影的時候,第一個印象就是它們都是大片,但這些大片到底是大陸、臺灣或是香港電影,卻沒有辦法很明確的區分開來,因為這些華語電影基本上是集合了兩岸三地優秀的人才,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美術等幕前幕後的工作者,所共同創造出來的作品。
香港、臺灣的電影透過合拍或協拍的方式,與大陸電影界合作製片,把資金、創意與人才整合起來,既可以分散風險,也比較有機會分享市場收益,這樣的作法其實行之有年,而且經過幾年的磨合之後,合作模式越見成熟順暢。現在很多華語電影,片中一起挂名出品的公司時常多達三、四個以上,這種情形顯示電影資金的結構在改變,想把餅做大,投資的金額相對就要增加,而集合兩岸三地的資金才能夠完成較大的拍片計劃。資金來自不同的地方,演員的組合配對與技術人員的結構也會隨之改變,也就是説,卡司的選擇必須考慮到當地市場,劇組的成軍和場景的設定必然要跟隨著資源來做最適當的安排。當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能夠有效降低,行銷通路多元化,發行的管道暢通無礙,市場可以達到預期的回收與獲利,大家眼見電影成為一種高獲利的行業,更多來自外界的資金就會比較樂意投入電影的製作。所以現在兩岸三地電影有一種要做就要做大的趨勢,結果就是大片以其充裕的資金和各方面的資源,挾著製作與發行的優勢,電影一推到市場上就保證有可觀的獲利。與其説這是大家在品嘗了大片分紅多的滋味而産生的合作製片模式,不如説是華語電影工作者也看到大陸市場的巨大的商機,同時在長期面對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強勢打壓之後,體認到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進而企圖連手建立華語電影的新版圖。
這股強大華語電影新勢力經過時間的累積慢慢形成,而這累積有很大的一部份來自於兩岸三地影人在來往交流中所建立起來的感情與信任。而其中輪由香港、大陸、臺灣等兩岸三地的電影導演會主辦的「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當初海峽兩岸隔離四十多年,不相往來,我和香港的吳思遠提議大家既是電影同業,應該互相交流聯誼,彼此觀摹學習,所以在1992年的1月11日,由香港電影導演會在香港主辦第一次的研討會,兩岸三地導演約100人與會,大家第一次有機會面對面在一起暢談電影,有許多的感觸與感動,幾天下來,從陌生到熟悉,互動也越來越自然,並且深深覺得這樣的研討會,應該持續下去,於是相約每年的1月11日,由三地輪流舉辦,研擬議題來討論三地電影事業的現狀與發展。會中決定第二屆由大陸主辦,當時大陸還未成立電影導演會,不到一年時間,大陸在上海主辦第二屆研討會,同時宣佈成立大陸電影導演會。第三屆則由臺灣的電影導演會在臺北主辦,因為幾位大陸導演入臺簽證有點問題,延到來年(1995)才舉行,但研討會非常熱烈成功。此時,一方面因為大家拍片工作非常忙碌,二來是主辦的當地導演會經費籌措吃緊,所以大家決議以後改為兩年舉辦一次。這個專屬於兩岸三地電影導演們的研討會,也變成大家最期待的聚會。
大家在前面三屆研討會中,曾經提過三地導演會要合拍電影,這件事情還未付諸實行,大家卻因為在研討會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私下來往頻繁,早就完成了許多合作拍攝的電影。其實這也是兩岸三地電影導演研討會的本意,讓大家站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彼此交流工作經驗,交換實時的電影訊息,並盡力促成各地電影政策的調整,透過各地電影資源的分享與支援,共同解決拍片的困難,完成強大華語電影的理想。2003年第七屆研討會由香港主辦在澳門舉行,雖然澳門電影起步較晚,沒有出色的電影製作成績,但當地電影界人士蔡安安、蔡元元與政府相關部門都十分熱心推動電影事務,費心安排許多景點的參觀,讓與會的三地導演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從此三地電影研討會變成了四地,大家在電影事業的發展上也多了一個好夥伴。
兩岸四地導演會近二十年來,參加者超過一千人次,無形中推動了華語電影發展的新方向,也開創了新的格局和創作環境。現任大陸導演會會長黃建新是最好的例子,他自己本身就是資深的大陸第五代電影導演,創作過《黑炮事件》、《背靠背臉對臉》、《求求你表揚我》等優秀作品,去年更完成了一部大製作《建國大業》。他非常重視華語電影共同發展,也十分熱心運用他自己的經歷和資源來投入三地合拍片的計劃。1995年,他為臺灣的王小棣導演的《飛天》一片擔任監製,開起了兩岸三地電影合作的實際運作機制,之後陸續與香港導演爾冬升、馬偉豪導演合作拍攝了幾部電影。2005年,他在香港導演張之亮的《墨攻》一片中,更整合了中港日韓等地的資金與資源,給予該片更大的創作空間。有了這個大製作華語片的基礎,來年,他與香港導演陳可辛合作電影《投名狀》,這部電影從演員到資金到整個攝製技術團隊的組合都令人眼睛一亮,果然該片在2008年上映時,口碑效益不斷發燒,以人民幣二億六千萬的票房橫掃華語電影市場,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巨片。去年他和陳可辛繼續合作由香港陳德森執導的《十月圍城》,尚未上映已引起影迷關注,果然一推出又以橫掃千軍之勢,帶來近三億人民幣的票房紀錄。他們的合作所奠下的堅實的基礎,也讓大家對他們未來的作品充滿興趣與信心。
其他像是大陸的馮小剛,《大腕》、《天下無賊》、《夜宴》、《非誠勿擾》等片,也都是和香港、臺灣電影演員和技術人員有十分緊密的合作關係。而去年出盡風頭的《風聲》,是臺灣到北京發展的陳國富導演的作品,這一部電影也是優秀的三地電影工作人員共同的心血結晶。臺灣導演朱延平最早意識到大陸有廣大的電影市場,豐碩的票房可以帶給華語電影更多拍攝資源,2008年,他找來香港與大陸的技術團隊合作《功夫灌籃》,大陸票房破億,去年再接再厲,《刺陵》一片也有不錯的成績。
這幾部大片都是兩岸三地電影人共同合作所創造出來的票房電影,豐盈的收益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意義是這樣的成績給了華語電影創作者很大的鼓勵,讓大家明白麵對好萊塢激烈的競爭,華語電影還是有機會突破重圍,獲得成功,而唯有加強彼此的合作,讓電影進入適當的機制去操作,才能爭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也才有機會為華語電影打開全球的市場。
萬事需要新血接棒,延續命脈,電影事業也不例外。兩岸三地導演會每一次舉行,多少都會加入一些新鮮的面孔,這些年輕充滿朝氣的新進導演正是未來三地或四地電影的新希望。第九屆研討會在臺灣舉行,惜別晚會上並同時舉行「臺灣新電影獎」的頒獎典禮,在一百多名兩岸三地導演的見證下,獲獎的都是臺灣電影出色的新人,新導演鄭有傑由侯孝賢手中接過獎座,不但象徵了世代交替,更有一種薪火相傳的意味。第十屆在香港舉行,為了紀念這第十次的聚會,三地擴大組團,最重要的意義是在這次研討會裏,三地各有十位新進導演介紹給大家,臺灣有《九降風》林書宇、《冏男孩》楊雅喆、《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鈕承澤、《聽説》鄭芬芬,以及締造臺彎電影票房史最高紀錄的《海角七號》魏德聖等;香港有《破事兒》彭浩翔、《六樓后座》黃真真、《青苔》郭子健、《海南雞飯》畢國智等;大陸有《可可西裏》陸川、《上學路上》方剛亮、《好奇害死貓》張一白、《網路時代的愛情》金琛等。這三十位導演有的是首次參加這個活動,但他們的作品已清楚的讓大家看到華語電影的未來有延續也有發展。
除了兩岸三地導演會,其實兩岸三地交流在各個面向也都十分頻繁,1988年開始有零星的影展交流,到1997年,臺灣政府正式開放包含與香港合拍的大陸電影在臺上映,臺灣觀眾從此可以較常看到大陸影片。爾後兩岸互相取景拍攝、互相投資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彼此演員的比例限制也逐漸放寬。千禧年後,兩岸三地的電影合作模式,一方面集合大資金、大卡司與大導演來製作所謂的華語電影大片,另一方面,更多的電影製片人也同時在三地尋找新的電影故事、新的導演、新的演員,並透過成熟的商業電影操作,把這批電影新生力量推向三地的電影市場。兩岸三地的電影市場展與電影節是華語電影最好的新片交流平臺,臺灣金馬獎、臺北電影節和已經主辦兩屆的兩岸電影展;香港電影市場展與亞洲電影節;大陸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臺灣電影新人新片展、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等等,近年來都提供了十分週到便捷的電影交流平臺,對三地新電影以及新電影人才多所鼓勵,也盡力協助他們增加在各地的曝光率與電影市場的開發。
電影新血的加入活絡了兩岸三地電影的生命力,並經由兩岸四地的互助合作為華語電影開創了新的發展模式與環境,讓彼此的創意激蕩出更加光亮的火花,讓拍攝條件整合成為更有效益的資源,同時扶持電影創作的新生力量,給予新的電影人才更多的鼓勵和創作機會,當下就是華語電影最好的時光。
(李行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臺灣電影基金會董事、導演)
[責任編輯:張瑞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