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八屆  >  嘉賓觀點  > 正文

林建岳: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的定位及發展

2012-10-28 11:25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香港電影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粵語電影,特別是粵劇電影,是香港電影的主流,其後由於國內的資金及人才的流入,國語片漸漸流行起來。而香港的電影業在華語片的地位,也漸漸從較次要的角色,提升至華語電影的先驅者。 

  戰後,香港電影業以粵語和國語電影雙線發展。從1940年代末到1960年代中是粵語電影的盛産期,而且種類繁多,每年200部面世的粵語片,其中不少是粵劇片。此外,亦有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多種類型影片。隨著《黃飛鴻電影系列》的興起,整個五、六十年代,香港共生産了一百二十七部粵語武俠片。此外,由於戰後社會日趨繁榮,是以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青春歌舞片,及一批以社會現象為題材的寫實嚴肅作品。 

  國內資金的流入,亦造就了國語片的興起,並於六十年代大行其道。期間,邵氏兄弟及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開始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生産了一大批賣座影片,並開創了黃梅調音樂電影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及新派武俠電影,如《獨臂刀》等。到了七十年代,另一電影公司嘉禾興起,拍攝了一系列的功夫片,如《唐山大兄》、《精武門》等,成為香港動作電影的濫觴。 

  相對國語片的流行,粵語片的産量于六十年代末期開始下降,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受惠于電視的出現,邵氏改編著名的粵語喜劇電影《七十二家房客》,利用電視的藝員註1擔綱演出,使粵語電影重振旗鼓,亦為喜劇粵語片的蓬勃發展奠下基礎,而功夫喜劇亦成為粵語片的賣座片種。此消彼長,國語片在粵語片復蘇的情況下開始式微,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已很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國語片的蹤影。 

  香港電影在八十及九十年代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延續七十年代末的功夫電影及喜劇,一群放洋回來及在電視臺訓練出來的新晉導演,以創新手法拍攝了一批以當時社會問題、人際關係、家庭及本土文代等題材的電影,造就了香港新浪潮電影的現象。新浪潮電影以及八十年代的電影盛世,出産的電影題材包羅萬有,包括勵志片、純情片、神怪片、殭屍片、英雄片、愛情追逐片及中産口味的電影等。 

  及至九十年代,一系列新構思的電影,不僅製作水準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還從八十年代裏固有電影類型中再創造了其他可能性的電影片種,包括一些香港電影的經典之作,如王家衛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春光乍泄》,和周星馳一系列的「無厘頭」風格電影等,成為九十年代的代表。 

  九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電影進入寒冬期,面對經濟不景氣,新興放映渠道如光碟、收費電視、網上下載,以及盜版等問題,香港電影的産量及票房收入大幅萎縮,到近年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措施下,香港電影在合拍片的機制下,才漸見起色。 

  香港電影的經濟剖析 

  香港電影的興衰,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地市場及海外市場的變化、政策的變革以及電影制度的變革。 

  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的興旺,除了戰後本地娛樂事業日趨蓬勃,亦因為海外市場的需求。由於南洋地區有大量操粵語華僑,對粵語電影的需求殷切,造就香港粵語電影的高産量。而國語片是因戰後大量移民從國內流入香港,同時亦攜帶資金及電影拍攝技術,邵氏于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于1961年底正式啟用,引進新科技拍攝電影,是國語片興旺的主要原因。這一時間,香港的平均年産量為二百多部,1963年更達310部,産量比其他主要電影生産國如美國、印度、日本還要高註2。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香港國語片的興映,很大程度是臺灣政府的電影政策所致。臺灣政府將香港影片視同國片,此外,亦有優良國語片獎勵辦法,電影底、聲、字幕等膠片進口押稅優惠,退回進口押稅的保證金,以及提供貸款拍片辦法。而且臺灣在七十年代的經濟成長,對國語片的需求大幅增長,致使臺灣市場對香港電影愈形重要。自1962年邵氏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風靡臺灣後,邵氏的影片在臺灣一直佔有優勢,每年營業額超過一億元新台幣。這些原因更導致愈來愈多香港電影界赴臺拍片。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拍攝製度,仍然採用製作、發行及放映公司均由大型電影公司一手包辦的制度。七十年代末期,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的成立,打破了這一傳統制度,採用一套較靈活的管理架構,即並沒有在內部設立電影製作部,反而與獨立電影公司合作製作電影,只保留發行及放映的運作,因而使這一時期的電影製作更趨多元化,而成本效益較低的營運大規模攝影棚的方式亦逐漸式微,再加上新浪潮導演的涌現,造就了香港電影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的黃金時期。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本地的電影票房收入由1980年的港幣1億8千4百萬,躍升到1989年的8億7千8百萬到1992年的12億。而平均年産量由八十年代的一百部,到1993年242部的顛峯。九十年代初的收入為15億元,1992年更達18.6億元註3。海外市場的高增長,使獨立公司如雨後春筍,電影院線亦高速成立註4。本地發行商或放映院線與製作公司就新片達成協定後,就再轉售電影權益予海外的發行商或放映院線,以取得電影的製作費用。這種現象導致市場過度發展,出現泡沫的情況,為九十年代中期以後的電影業萎縮埋下伏線。由於九十年代末的經濟環境轉壞,東南亞市場的資金來源急速減少,導致很多獨立製片公司倒閉。本地製作電影佔票房收入的份額由九十年代的百份之七十五降至九十年代末的百份之四十,2005年更降至百份之三十五,而年産量亦由1995年的154部降至2005年的55部註5。 

  增長中的內地電影市場 

  國內電影市場,在過去十年間的不斷開放變革以及商業化的環境,規模正在快速增長,從2004年的電影年産量212部及票房收入人民幣15.2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60部製作及收入人民幣20億元,以及2006年的超過300部製作及票房收入人民幣26.2億元,年均增幅分別約為20%及30%。發展到2009年,共有約600部電影上映,票房收入約62億人民幣,較2008年上升了42.8%註6,其中超過500部為中國製作的電影(較2002年的100部增長超過5倍),佔票房總收入的56.6%,當中有31部為中港合拍電影,其中《建國大業》為十大中港合拍片的票房冠軍(人民幣4億2千萬),票房收入媲美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狂派再起》在內地的收入(人民幣4億5千萬)。2010年首季的票房總收入更高達人民幣28億元。由此可以想像國內電影市場的驚人增長。 

  另外,國內電影院的數目,增幅也很淩厲。至2009年為止,國內約有4,700塊銀幕,較2008年增加了超過600塊,而電影院數目亦增加了142間註7。當中有1,800塊是數位銀幕,800塊可放映3D立體電影。由此推算在未來數年內,電影銀幕的數目會不斷上升,尤其在小城鎮及鄉郊等地區,將會興建更多電影院去滿足觀眾的需求,預期3D立體影院及IMAX影院的數目亦會遞升。 

  香港電影業在內地的發展及優勢 

  在如此龐大市場的吸引力下,加上國內不斷放寬國外電影製作的限制,內地與國外投資的合作相繼增加,香港在這方面,以其與國內合作的悠久歷史,可謂佔有很強的優勢。其實香港電影公司與國內的合作,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及鳯凰影業公司已經和國內的國有片廠合拍電影。從1988年至1994年期間,國內已經有113部電影是與香港電影公司合拍的,例如《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木棉袈裟》、《秋菊打官司》等。從1997到1998年10年間,內地和香港的合作影片,有218部註8。香港電影界以其長時期和國內業者的合作經驗,在國內每年平均40至50部的合拍片中,佔去了超過70%的份額註9。  

[責任編輯:張瑞宸]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