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之鷹:探析積極養生文化觀的完善與發展

2012-10-30 15:56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構建贍養尊嚴化教育理念框架體系研究——探析積極養生文化觀的完善與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會  董之鷹

  摘要:本研究探析積極養生文化觀的完善與發展,提出構建贍養尊嚴化教育理念框架及對策。作者認為,在贍養尊嚴化教育理念框架體系中,必須關注兩個群體,不僅關注老年群體,而且要關注為老服務群體,才能積極應對贍養時空變化的挑戰。本文認為,積極生存理念在於維護老年人的尊嚴,體現對老年人生命價值的尊重。積極生存理念需要自尊、互尊與他尊相融,建立在代際平等互動互利理念的基礎上。封閉型、替代型、粗放型和雙困型生存屬於消極生存,其表現形式是“去贍養尊嚴化”,後果將使老年人的生存能量遞減。寓贍養時空中嵌入尊嚴化教育理念,構建贍養尊嚴化教育理念框架,即堅持贍養自尊教育理念——賦予老年人養老選擇權;堅持贍養互尊教育理念——賦予贍養與服務領域的各自功能角色,搭建新的代際網路結構平臺;堅持贍養他尊教育理念——賦予老年人和為老服務者雙重生存動力。在贍養時空中落實自尊、互尊、他尊觀,科學把握贍養時空變化,以擴大公共利益、公共福利帶動社會養老保障的全方位覆蓋,保障老年人有尊嚴的生活,應成為養老保障的政策選擇。

  關鍵詞:贍養  尊嚴  教育

  現代養生文化觀中包含有許多因素,從宏觀分析,諸如老齡社會的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涉及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從微觀分析,涉及每個老人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都有消極因素與積極因素之別。積極因素表現為晚年生存幸福感、尊嚴感、公正感、和諧感,贍養尊嚴化教育對積極養生文化觀的完善與發展是不可忽視的。

  一、從時空視角探析對贍養尊嚴化的挑戰

  受社會轉型期時空變化的影響,對贍養尊嚴化的挑戰主要是贍養期延伸的挑戰和空間支援網路結構緊張的挑戰。

  21世紀的老齡社會進入了人類社會的長壽時代。當代老年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則使贍養期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從人生50年延伸到人生80年,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所實踐。對於未富先老的發展中國家,面臨幾代人同老的狀況,要實現老年人在贍養期能夠有尊嚴的生活,預示著嚴峻的挑戰。現代社會與傳統農業社會相比,我國結婚年齡在不斷向後推延,代際間隔週期延長,當子女到而立之年,處於學業、事業的高競爭期時,父母已進入贍養期,代際贍養壓力期提前到來。農業社會老年人對傳統大家庭的依附,計劃經濟體制下老年人對國家單位組織的依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被改變,原“養兒防老”、“單位保障”的舊平衡利益格局將為社會養老保障和代際網路支援養老的新平衡利益格局所取代,而社會養老保障全覆蓋和代際支援的新網路結構都尚未形成。人口加速老齡化、高齡化,老年家庭少子化、空巢化,贍養比和勞動人口流動比加大,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顯著特點。獨生子女家庭和老年獨居家庭、空巢家庭比例增加,輕代的學習就業流動壓力與年老代的護理服務保障壓力並存,靠後代長期贍養幾代老人的壓力將會困擾眾多家庭,家庭贍養品質將隨時間推移不斷下降。一些老年人因缺少社會和家庭的關愛,使贍養的自尊、互尊、他尊的價值感均下降。謝麗琴等以湖南省農村空巢老人為研究對象,研究表明,在459名農村空巢老人的調查樣本中,抑鬱比例為80.5%,高於一般人群的10%-20%。針對贍養時間的延伸和空間支援網路結構緊張,需要防止“久病床前無孝子”、“晚年貧困孤獨無助”等困境的發生,避免社會經濟愈發展,老年群體愈貧困的悖行,讓長壽老人有尊嚴的生活,實現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是構建文明社會的歷史使命。

  在時間和空間層面上,如果社會養老發展滯後於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老齡社會將處於不穩定、不和諧狀況;如果個人養老發展滯後,將加速人的生理衰老、心理衰老、社會年齡衰老狀況,其後果嚴重:老年人會陷入悲觀厭世、焦慮、猜疑、空虛、憂鬱、貧病交加、受歧視、虐待等困境,將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和包袱,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極大的挑戰。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