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旅居養老有利身心健康

2012-10-29 15:31 來源:民進中央宣傳部 字號:     轉發 列印

  細心的人會發現很多退休教師、公務員、軍官、大學教授,還有一些退休的成功人士,不願意成天呆在家裏足不出戶頤養天年,而是在嚴冬和酷夏到氣候更適宜的城市休閒、療養。地點的選擇並不限于自己的常住地或家鄉,他們考慮更多的要素是生活環境、地域氣候、管理設施和醫療設施。人們給這些老人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候鳥老人”。我們把這種養老方式稱為“旅居養老”。顧名思義,這種方式有旅遊、居住、健康養生的內涵。

  老年人離開常住地,到氣候更適宜的地點休閒療養,旅遊居住,是近來逐步興起有利於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種積極養老的方式。也是將養老、旅遊、旅遊房地産三個産業有機融合,通過網路連鎖經營,以短期觀光、居住訪問、體驗交流為核心,為中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養老服務産品。旅居養老的參與各方關注的關鍵詞:生活環境、地域氣候、管理設施、醫療設施、旅遊資源。

  這種養老方式的出現是家庭養老功能外移,社會化養老的一種表現,是落實積極老齡化戰略過程中的必然産物。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特殊的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是要借助市場來完成的。人口老齡化必然帶來市場的變動,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會帶動形成新的行業 ---旅居養老産業,也有人將它劃歸老年休閒旅遊産業。屬於旅遊市場細分出來的行業。

  一、發展旅居養老的可行性

  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我國老年旅居養老持續升溫,逐漸已成時尚,呈現出非常好的發展勢頭。據國家旅遊局統計2004年45-64歲離退休人員佔出遊者比例20.8%,其中56歲以上出境遊的人數增長最快。預計到2020年老年出遊人次將達到2.億。老年旅遊花費達到1142.6億元。老年旅居養老市場前景非常可觀。 每年冬天到三亞就有20多萬北方中老年人。

  一是老年人數多。

  20011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1.85億, 2013年超過2億,到本世紀中葉將達到4億以上。而且低齡健康老年人佔了70%以上。僅60—64歲就有4800多萬。每年有800萬人進入老年,這些老人都是旅居養老的目標人群。另外還有50—60歲的準老年人。

  二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具備了旅居養老的條件。2007年中國老齡科研中心調查顯示,城市老年退休金由2000年到2006年平均增長了61.8%。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擁有存款,每年老年人的退休金、再就業收入、子女親朋的資助加在一起,可支配的收入多達8400億。

  三是有強烈的意願。

  老年人退休之後,時間充裕,有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強烈願望。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方式,希望較長時間逗留居住,深入體會和享受風俗文化和自然風光。我國城市老人獨立居住比例高達49.7%,比2000年增加了14.6個百分點。過去“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正在改變,50.3%的老人不再願意依靠子女養老。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達到16.1%。如此多的獨居老人、空巢家庭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是相當可觀的,老年人是潛在消費能力最強的社會群體之一。

  四是有基本條件。

  各地養老機構的數量及規模、服務水準及設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能夠為老年人提供較好的旅居養老服務。還有不同檔次的渡假村、經濟型酒店、家庭旅館、飛速發展的資訊技術和網路平臺都為發展旅居養老提供了軟硬體條件。

  五是國家開始重視。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專門列了一章,對發展老齡産業提出明確要求。2002年原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老齡委員會主任李嵐清同志就把國家旅遊局吸收為全國老齡委成員單位。這標誌著老年旅遊正式成為政府老齡工作的一部分。十二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強老年旅遊服務工作,這就從宏觀層面上為老年旅居養老提供了寬鬆的發展空間和有利的社會環境。

  二、旅居養老的優勢

  根據我的觀察了解目前旅居養老的類型有:“探親訪友型”、 “休閒度假型”、“學習采風型”、“療養保健型”、“購房養老型”等,這些都為新興的老年旅居養老産業注入了活力。

  有益於身心健康

  從自然環境的角度看,“旅居養老”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需要的。選擇自然環境比較優越的地區養老,同時還能旅遊。可以使老年人擺脫嘈雜喧囂的城市生活,享受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質、新鮮的食物、開闊的活動空間,在這樣的環境中安享晚年生活,是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而南“飛”過冬,北“漂”避暑更是將一些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的環境因素在不知不覺中克服了。

  能夠豐富晚年生活

  老年人如果總待在家中看電視或讀書看報紙,生活顯得很單調,而有些子女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鼓勵父母進行旅居養老,來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內容。

  生活在都市中的老年人由於活動範圍的限制,很難找到年齡相倣、興趣相似的好友,但當天南地北的老人都聚到同一個地域或同一個養老院(渡假村)時,在不斷地了解接觸後就有可能結識新的朋友,甚至成為莫逆之交。有的還可以再婚

  旅居養老不僅對老年人個人有許多好處,對於促進社會和諧也有良好的效應。新的環境,新的氣息,新的朋友,不斷刺激自己的老腦筋,老人也會變得樂觀;跟子女分開一段時間,也會比往常親熱許多,對家庭和睦很有好處。另外,如果能讓大城市內的老年人到周邊城市居住或旅居異地,就會明顯減輕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又能緩解中心城區的交通,降低青年人就業成本,促進代際和諧。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