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  本網專稿  > 正文

朱新民:珍視和平發展成果 深化兩岸雙方共同基礎

2012-07-28 22:3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內政組顧問朱新民。(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7月28日哈爾濱消息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內政組顧問朱新民28日在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中共同的理念與實踐,未來應繼續深化兩岸雙方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 

  朱新民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造福了兩岸人民,深受兩岸民眾稱讚。回顧過去的四年,我們一方面要體認到兩岸和平發展成果的來之不易要善加維護,另一方面也須認識到兩岸間的和平發展仍要不斷鞏固深化,才不致受挫倒退。 

  “和平是兩岸關係中最真實最具人性的核心價值。”朱新民表示,和平是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同時,有持續的發展才能保障與鞏固和平的局面,而不論是和平與發展都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考驗與淬煉。只要兩岸都能以大格局大胸襟來構築“和平”、“發展”與“時間”三個要素,兩岸關係就能走出一條從和解到和平、從和平到和諧、從和諧中不斷創造“和平紅利”的兩岸互動關係。 

  朱新民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從“開創時期”進入到“鞏固深化時期”,應著力在政治、經貿、文化、社會四個方面共同努力鞏固共同基礎。 

  在政治方面,“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政治互信的共同基礎。“九二共識”的根本精神就是“正視現實、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兩岸當局與人民須繼續共同努力、謹慎維護,鞏固強化“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 

  在經貿方面,兩岸經貿上的深化與合作已呈不可阻擋之勢,兩岸經貿關係應朝向對兩岸共同有利,讓人民共同分享。本著互惠互利,分工合作的原則,以“開放、雙向、平衡”的模式促成兩岸經濟的共榮發展。 

  在文化方面,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有相同的文字與語言,傳承相同的歷史與文化,在思想內容與生活表現上有相當的共同性與交集,這是兩岸共同的基礎,更是兩岸共同的財産。今後更應繼續深化兩岸文化間的交流,促進兩岸人民在中華文化上的相互認同,以增進兩岸人民間的情感,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讓兩岸關係繼續走向和平發展。 

  在社會方面,過去四年期間,兩岸人民的互動逐漸從局限在“上層、精英、學界、企業”的層面,朝向“基層、庶民、社會”的領域發展,這説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兩岸民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援。這是兩岸關係發展中最根本最務實的工作。事實上,兩岸關係應以民間社會的廣泛交流及促進兩岸間“人民的互信”為基礎,通過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才能為今後破解兩岸政治難題創造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朱新民表示,回顧過去四年,兩岸關係在反對“臺獨”與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互信基礎上,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正確思路指導下,開創了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這個形勢得來不易,是兩岸當局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需要雙方共同的維護及鞏固。(台灣網記者 于斯文)

[責任編輯:于斯文]

涉臺常識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