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2016年04月26日 09:45:00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來自臺北的“80後”設計師林士偉、蒼沛夫婦最近格外開心:“大陸政府説話算數,三月底青創基地兌現創業補貼啦。原以為來大陸‘築巢’創業是一次冒險,沒想到廈門成為了我們的福地,海滄就是我們的創業樂園!”

  “大陸市場前景廣闊,兩岸青創基地的創業環境十分優越,許多扶持政策就像是為我們量身定制一般。”剛來廈門不久的蒼沛表示,她和丈夫早已把海滄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在基地,林士偉、蒼沛夫婦開設的晶禧文創工作室寬敞明亮,設計新穎,十分搶眼。如今,他們一起“紮根”海滄,致力於搭建一個高端室內設計的網際網路平臺,將臺灣設計師、臺灣美學與大陸市場進行對接,為兩岸同胞提供更有品位的生活。

  讓林士偉、蒼沛夫婦更為開心的是,去年10月15日,國臺辦張志軍主任親臨他們的工作室,和他們親切交談,還熱情地鼓勵他們:“希望你們加油,在設計中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起來,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如同林士偉、蒼沛夫婦一樣,許多入駐兩岸青創基地的臺灣青年都有這樣的體會,他們也都把海滄當成了自己的 “第二故鄉”。海滄創業基地,已然成為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並且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兩岸青年創客加盟入駐。

  據了解,截至目前,海峽兩岸青創基地入駐企業達175家,其中臺資79家。預計三年內進駐基地的企業將達1000家以上,就業青年將超過5000名,基地營業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天時地利:

  自貿東風催生兩岸青創基地

  2015年4月21日,春暖花開,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掛牌成立。海滄,不僅是全國設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還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中面積最大、航運物流條件最好的組成部分。

  “一年來,海滄區借助廈門自貿片區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強勁東風,提出‘四創四新’産業導向,掀起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熱潮。”海滄投資集團董事長李丹告訴記者,自貿時代的海滄,到處瀰漫著創新創業的“因子”,兩岸創業者投資海滄的“洼地效應”逐漸釋放。

  在這座充滿希望的活力之城,青年成了創新創業熱潮中一支生機勃勃的“主力軍”。為了營造更加優越、更加優雅的營商好環境,為兩岸青年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創業扶持政策,在國臺辦及相關省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應運而生。

  據了解,該基地由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廈門市臺辦、共青團廈門市委聯合發起,2015年6月正式掛牌運營;2015年10月15日,張志軍主任為該基地正式授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順應時代潮流,在自貿區內誕生,隨自貿區發展而發展,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發展前景無量。”海滄投資集團董事長李丹談到海峽兩岸青創基地時充滿了自信。

  他説,作為全國惟一一個在自貿試驗區和臺商投資區內服務兩岸青年的創業基地,將重點圍繞專注發展臺灣O2O電子商務、高科技文化遊樂、文化創意、創新金融、網際網路農業等五大行業板塊,按照“統籌規劃、滾動發展、輻射帶動”的思路,形成“一基地多平臺”的發展模式,現已設立了以臺灣基金為主的融資平臺,建立了以臺灣機構為主導的孵化/加速平臺,成立了以臺灣知名創業導師為主的導師團隊,並提供了集聚臺灣元素的創業服務平臺。旨在探索兩岸青年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新機制、新領域,打造兩岸青年情感、事業深度融合的新平臺。

  據廈門海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公司董事長曾榮群介紹,基地核心區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一期包括RQ眾創空間和服務外包産業園,重點打造臺灣青年一站式創業服務和孵化平臺,將逐步引進臺灣高科技文化遊樂、O2O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網際網路農業、生技等臺灣優勢行業;二期包括海滄自貿創新園、廈門海峽文創園等項目,重點圍繞創新金融、文創體驗、創客空間、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著力打造創新創意成果孵化器和轉化應用集聚區。

海滄創業廣場

  海滄創業廣場。鄭偉明 黃煜臻/攝

  融合發展:

  兩岸青年“搶灘” 創業基地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成立以來,大批海峽兩岸青年創客,包括一品創客、3W咖啡、柴火創客、天使匯等一批知名眾創空間,聞風而動,捷足先登,紛紛搶灘入駐或簽約海滄自貿園區。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廈門海滄自貿園區內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但見入口處一塊碩大的大理石鐫刻著“海滄創業廣場”六個大字,外墻面以朱紅為主色調的六棟高大建築融入了文創元素,瀰漫著清新的現代化氣息;部分廠房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佈置,迎接即將入駐的企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步入正中的18號樓,大廳整潔明亮,電子大屏滾動播放著基地簡介和優惠政策;色彩斑斕的過道兩側墻上,貼滿了一家家創業企業的大幅名片。眾創空間明亮而安靜,工位上貼滿了“志存高遠”、“超越自己”、“細節決定成敗”等勵志標語,十幾位年輕人正在電腦前緊張忙碌著……

  廈門海基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有限公司執行官胡新榮介紹説,青創基地自去年6月設立以來,迄今已註冊臺資企業50多家,正式入駐27家,註冊大陸企業20多家,入駐10多家,目前有50多位臺灣創業者在基地工作、生活。

  説話間,走來一對約莫30多歲的年輕人,胡新榮介紹説,這就是“雲端樂”移動咖啡廳的主人。原來,他們是來自臺北的廈門威勝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光廷、成蕙雯夫婦,已經有三個孩子。

  成蕙雯在臺北家裏時就執迷于做菜,一日三餐不僅主動翻著花樣做,用料更是考究,因此來到“青創”基地,他們註冊了跨境電商企業,力圖打造一個健康食品的網路行銷平臺。

  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掛牌之初,因最初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善,基地創業者的一日三餐成了“老大難”。獲悉成蕙雯熱衷餐飲,“青創”基地建議她先做餐飲,於是 “雲端咖啡館” 在基地誕生了。如今咖啡館儼然成了“創客”們日常業務交流的平臺。隨著“雲端咖啡館”備受青睞,成蕙雯正籌劃借助網際網路技術平臺做網上配送餐業務。目前,成蕙雯已經通過人才招聘,組建了餐飲及配送團隊,網上配送餐業務計劃在今年4月中下旬投入試運營,如果前期運營順利,配餐範圍將從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海滄園區擴大到整個海滄城區,甚至還打算開連鎖店運營。

  42歲的柳智騰來自臺中,與另外兩名臺灣夥伴一起成立了廈門頂鈞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0萬元人民幣。柳智騰的公司提供“券商第三方服務軟體”,通過自動化交易系統,為客戶投資交易全球市場的黃金、期貨、外匯提供服務,公司收取佣金。在設定條件後,系統會幫客戶自動買賣交易,柳智騰稱之為網上交易的“機器人”。

  “自貿試驗區有先機,網際網路金融資訊産品可以先行先試,我們瞅準這個機會就來了。”柳智騰説。公司去年7月註冊,12月正式運營,開業即贏利,目前已發展廈門本地客戶20位,投資總額達120萬美元。

  來自臺灣的廈門太妃堂文化傳媒公司,是首家在大陸註冊、通過網際網路連接兩岸文化交流的臺資網路語音平臺,2015年8月入駐海峽兩岸青創基地。他們最先在臺灣通過網路平臺,培育優秀專業的視訊主播。“我們與大陸三家最火的新媒體網站合作,通過合作交流,創造兩岸互惠。”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柏勳看來,海滄是發展新興産業的熱土,如今又有了兩岸青創基地這個溫馨的“家”,投資吸引力與日俱增。

  青創基地是兩岸青年創新的首選地、創業的新樂園、融合發展的新平臺,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讓他們多交流多交心,成為共同打拼的好朋友好夥伴。在青創基地,每分每秒都有可能誕生出一個讓全球震撼的創意金點子。

  廈門芯創生物科技公司借助臺灣大學和廈門大學的力量,研製出的晶片可以用於DNA和細胞的分析,成為醫學診斷的一大利器。

  在充滿著臺灣元素的咖啡廳,原本從事不同行業的丘靖和王永平因為一杯咖啡結緣,熱絡的交流碰撞出創意火花,他們聯合在全球推出了首款VR虛擬現實睡眠系統。

  這套VR虛擬現實睡眠系統出自於零點螞蟻科技公司。該公司結合當下最熱門的VR技術,希望通過“VR+睡眠”的模式改善傳統的助眠方法,為人們打造優質的睡眠體驗。

  “這裡是臺灣青年放飛夢想的地方,大家來了都不想走!”日前,臺灣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建騏參觀青創基地後表示,基地以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為先導産業,專注發展臺灣O2O電子商務、高科技文化遊樂、文化創意、創新金融和網際網路農業等五大行業板塊,這些當前創業的“熱詞”非常契合年輕創客的“胃口”,吸引力十足。

  如今,越來越多兩岸青年“相中”了兩岸青創基地這片熱土,創新創業熱情如水中“漣漪”般一圈圈擴散開來,在廈門自貿片區裏激起“千層浪”。

  今年3月底,以臺灣青年為主的第二批52家企業簽約入駐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其中有起源於臺灣,在矽谷、以色列等地都有分支機構的Evan Clan創羿部落天使投資人俱樂部,他們把進入大陸的第一站放在兩岸青創基地。

  同日,中華海峽兩岸牛樟芝産業發展協會在兩岸青創基地設立“牛樟芝産業創新創業基地”。“我們以協會的方式入駐,帶來協會成員20家企業集體加盟。”臺灣兩岸醫療事務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胡河水説,現在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還不晚。廈門有很多臺商企業在這邊發展,通過這個臺商圈子,我們了解到了海滄兩岸青創基地的優勢。胡河水錶示,他們會先帶會員企業過來孵化,了解大陸整個市場行情。之後計劃在基地裏建一個牛樟芝故事館,希望通過基地,能夠與大陸同行多多交流,相互學習。

  位於兩岸青創基地的騰邦欣欣産業園,是騰邦集團重點打造的“網際網路+旅遊”O2O新模式,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將於近期開園營業,預計3年後産值將突破百億元大關。”欣欣旅遊網CEO賴潤星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們的目標是吸引300家以上旅遊企業入駐,打造輻射和帶動周邊城市的‘旅遊總部’,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站式’的旅遊産品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兩岸青創基地投入運營半年多來,已聚集許多創新“大鱷”的身影。不久前,北京中關村著名眾創空間——車庫咖啡也落戶基地。項目負責人唐其放告訴記者,預計將於本月底完成裝修。與此同時,另一個知名眾創空間——3W孵化器,也將於本月入駐運營。

兩岸

兩岸青創基地為兩岸青年提供更加專業化、人性化的創新創業平臺。鄭偉明/攝

  真金白銀:

  扶持政策力度大效果好

  “註冊資金補貼21.6萬元、辦公用房1年減免4.2萬元、住房補貼1年能拿到3萬元。1年算下來能省28.8萬元。”入駐兩岸青創基地的廈門蘭特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張明樂欣喜地説,有了這些補貼,我們可以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核心業務和技術創新上,使公司實現快速成長。

  蘭特科技公司的例子,是海滄區真金白銀扶持青創基地的一個縮影。當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相繼出臺了《關於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意見》、《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建設工作方案》、《關於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廈創業就業實施意見》、《引進臺灣人才暫行辦法》等鼓勵政策,對兩岸創業者從開辦補助、住房補貼、租金補貼、貸款擔保補貼等方面提供鼓勵支援,扶持政策力度之大,全國罕見。

  “言必信,行必果。”各級政府説話算數,説到做到。今年3月25日,海峽兩岸青創基地首批入駐企業中,有20家企業及19名員工獲得了數額不等的補貼。

  説起這件事,韓煜很開心,公司領取了第一筆11480元補助金,減免了去年租賃辦公場所的費用。韓煜説:“我們要打開大陸的市場,最終選擇廈門,選擇入駐基地,就是因為這裡的政策扶持力度大,並且很快就兌現了。

  “政策扶持已讓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創業者感到欣喜,海滄區為我們提供優質的生活配套,更是讓人備感舒心。” “80後”臺灣創客高立丞告訴記者,如今基地內實現光纖100M入戶,公司的寬頻速率提升了10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海滄自貿園區開通了社區公交,全天候開放,上下班高峰期每15分鐘就有一班,出行十分便捷。

  去年以來,海滄區以“四創四新”為産業導向,在完整産業社區建設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海滄自貿園創新社區建設,如今,“産業+生活”融合互動發展,具有“星級服務+家”體驗的社區特色城市綜合體在海滄正加速崛起,為創新創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高品質的創業空間、生活空間、公共空間,形成現代服務業與高端製造業並重、自貿特色與對臺元素凸顯、眾創空間與新興業態齊聚的發展格局。

  實現光纖入戶、開通社區公交、開設健身房、閱覽室……記者了解到,一項項令兩岸青年創業者點讚的舉措得益於當前海滄區正在著力推進的完整産業社區建設。如今,以推動“創新、創業、創客、創意”和“新主體、新業態、新動力、新模式”為發展導向,以企業和員工需求為目標任務,引導“産業+生活”融合互動發展,打造“星級服務+家”體驗的具有社區特色的新型經濟社會形態在海滄加速崛起,為創業者打開了一扇又一扇舒適溫馨的“便利門”。

廈門兩岸青創

  廈門兩岸青創基地首批獲得補貼企業和個人頒發儀式。鄭偉明/攝

  連結 〉〉〉

  一品威客:讓無人機飛得更高

  無人機——這個近年來常見於報端視頻的高科技産品,被廣泛應用於航拍、災情調查、消防偵察、邊境巡視、環境監測、農業植保等多個領域。

  一品威客作為中國新生代威客網站的代表,把目光瞄準了兩岸無人機和機器人的發展。今年初,海峽兩岸無人機暨智慧機器人孵化基地在廈門市海滄自貿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啟動,3月正式入駐。

  日前,記者來到了一品威客海滄孵化基地。只見偌大的展覽區裏,一件件入駐團隊新近研發的高科技産品款式新穎,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神龍航空”和“天眼視圖”的無人機産品,有“里程達機器人”團隊的電動平衡車,還有“唯識筋斗雲”團隊的工業相機和教育機器人等等。

  據陪同參觀的一品威客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阮玲介紹,海峽兩岸無人機暨智慧機器人孵化基地由海滄區政府和一品威客共建。首期啟用面積4000平方米,旨在孵化無人機、機器人、智慧硬體等新興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目前簽約入駐的團隊有50個,其中來自臺灣的團隊13個。

  孵化基地經過一段時間運營,在孵化團隊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其中,主要生産無人機電池的廈門希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選廈門市“雙百計劃”;廈門合眾科創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兒童語音機器人項目已獲百萬元天使投資;國際混搭團隊九洲眼航空第一批無人機已經生産出來並投入市場;臺灣團隊的“絕地大師”3D列印機、桌面版鐳射雕刻機已面市在售。

  1964年生於臺北的田承明在商界摸打滾爬幾十年,精明睿智,原為電訊企業高管和上市公司負責人,他去年10月加盟一品威客,與黃國華同為一品威客聯合創始人。

  “孵化基地對符合條件的入駐者提供辦公空間、提供辦公設備、配置訂單資訊、專家培訓輔導、大咖創業分享、協助註冊公司、協助人才招聘、協助市場行銷等‘八大免費’服務,通過線上線下資源幫助兩岸創業青年找資本、找市場、對接項目,孵化扶持成長。”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將通過專業化運營、平臺化管理、立體式品牌傳播、完善的配套服務、整合政府資源,努力將孵化基地打造成國家級主題式無縫對接産業的海峽兩岸創新創業基地。

  據了解,作為福建省及廈門市認定的眾創空間,一品威客積極探索臺灣大學生及青年來大陸創新創業的有效途徑,積極打造臺灣青年大陸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孵化基地已經邀請一批在無人機和機器人研發、工業設計、大數據、市場推廣、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家、高校教授擔任創業導師。他們將為兩岸創客提供專業的培訓輔導,對創客進行指導和幫助。

  此外,孵化基地還與兩岸多所知名高校達成了戰略合作,其中包括臺北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臺灣淡江大學、南臺科技大學、廈門大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集美大學資訊工程學院等。通過産學研合作,為兩岸無人機、機器人産業發展提供支援。

[責任編輯:黃鳳來]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