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各地與臺灣  >   地方快訊

2016淮安周“律動”兩岸青春脈搏 助推兩地青年交流

2016年04月25日 10: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25日臺北訊 在青年心中種下“雙創”的種子,在未來收穫兩岸交流的碩果。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促進兩岸青年來淮創新創業,是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日前,2016淮安周系列活動之一——江蘇淮安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暨臺商學院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舉行,進一步助推兩岸青年交流,加強兩岸教育資源共建共用。

  論壇上,作為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載體,淮陰工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長榮大學、修平科技大學分別建立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基地、兩岸青年交流基地。市委書記姚曉東、副市長竇立夫、副市長王紅紅與淮陰工學院校長李北群、臺灣中華大學校長鄭藏勝、臺灣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臺灣修平科技大學校長鐘瑞國共同為基地揭牌。

  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元素,淮安臺商學院是淮陰工學院、臺灣中華大學、臺灣長榮大學、臺灣修平科技大學共同成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主要通過項目驅動方式,開展教育培訓、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科研服務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助推淮安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據了解,淮陰工學院努力將臺商學院建設成為服務台企臺商的窗口、人才培養的陣地、淮臺交流的橋梁、協同創新的平臺。

  作為淮臺青年交流的優秀代表,來自淮陰工學院的四名交流生代表在論壇上展示了創新創業的成果——一款名為“戰鬥吧水果君”的APP設計。該設計旨在方便山區百姓更便捷地購買水果。整個設計理念簡潔明快,富有青春活力。這款設計獲得專家和老師的認可,榮獲一等獎。

  兩岸四校校長頒發兩岸大學生創新項目立項書,鼓勵學生多出好點子、多有好創意,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紮實,最終收穫成功的喜悅。優秀的學生離不開優秀的老師,兩岸教育資源如何實現優勢互補?教師資源的交流和互動是其中重要一環。論壇上,李北群向臺灣受聘老師代表發放聘書,希望他們為淮陰工學院的教育帶來臺灣元素。(台灣網淮安臺辦通訊員 陳春曉)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