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臺灣餐飲人:推廣臺灣美食,直到幹不動的那天
中新網陜西寶雞7月29日電 題:68歲臺灣餐飲人:推廣臺灣美食,直到幹不動的那天
中新網記者 阿琳娜
“在大陸從事餐飲業十餘年,我深感越來越多的臺灣美食被大家所熟知和喜愛,臺灣餐飲在大陸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潛在市場。”張堂禎笑言,68歲的自己已是“半退休”心態,選擇繼續留在大陸,除了推廣臺灣美食文化外,希望能享受“慢下來”的生活。
2000年,因在廣東投資開辦化粧品工廠,張堂禎從臺灣來到大陸發展,後在因緣際會下轉而從事餐飲業。
“在大陸工作生活了一段時間後,逐漸對這裡有了更深的認識,決定從事餐飲業也是經過了市場調研和深思熟慮。”張堂禎説,從事餐飲業的這些年,能直觀感受到大陸人飲食文化的變化,口味從相對單一到逐漸多元,越來越多的非本地傳統美食逐漸受到歡迎和認可。
目前,張堂禎在杭州和寶雞參與投資開了三家定位不同的臺灣餐飲店。杭州的店主要經營飲品,寶雞的兩家店一家主營臺灣味道的私房菜,另一家則主要賣臺灣小吃。“三家店目前生意都很不錯,也説明大家對臺灣味道的認可。”張堂禎説道。
記者見到張堂禎時,他正在位於寶雞市一商場的店內忙碌著。這家店主要經營三杯雞、蚵仔煎等臺灣小吃,正宗的臺灣味道吸引了不少顧客。店裏除了張堂禎外,還有三位多年從事餐飲業的臺灣師傅。
“除了師傅是臺灣人外,我們的一些調料也來自臺灣,確保顧客吃到正宗的臺灣味道。”張堂禎説,近年來,臺灣美食逐漸被大家所熟知,不少顧客雖然沒去過臺灣,但他們總能説出幾樣臺灣小吃的名字,希望通過正宗的味道讓大家對臺灣美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在店內負責飲品製作的江曉政2004年從臺灣來到大陸,他也從事餐飲行業多年。
“我們店裏目前有奶茶、烏梅汁、檸檬茶等飲品,保留臺式口味,一些製作原料也來自臺灣,這些飲品受到歡迎,也是對我的一種認可。”江曉政説,如今臺灣餐飲在大陸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他也計劃在大陸繼續發展。
在大陸工作生活了23年,張堂禎坦言上海、杭州、西安、寶雞等自己生活和工作過的城市各有魅力。他早已習慣在大陸的生活,也結交了不少朋友。“大陸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餐飲業外,其他行業也從覓得了更多商機。”張堂禎告訴記者,他的兒子目前在上海工作,一些臺灣朋友如今也在大陸發展。
“在友人的邀請下,我來到寶雞考察開店,沒想到臺灣美食在這裡很受歡迎。”張堂禎説,寶雞這座城市歷史與現代交融,人文氣息濃厚,很有魅力。與很多快節奏的大城市相比,這裡的生活相對悠閒。他在閒暇之餘,喜歡研究新的菜品,感受“慢下來”的生活,這很符合他現在的心境。
“臺灣還有很多美食值得被推廣,今後我也有計劃在別的城市開店。”張堂禎表示,雖然已是“半退休”的心態,但他仍割捨不下自己的美食事業,希望把臺灣美食帶到大陸更多地方,自己幹不動的那一天,才會“退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