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話融合)臺灣“趕海”姑娘“追夢”中國唯一“醫療特區”
中新社海口7月26日電 題:臺灣“趕海”姑娘“追夢”中國唯一“醫療特區”
中新社記者 符宇群
寬敞舒適的就醫環境、先進的醫療設備、設施齊全的生物實驗室……這是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下稱樂城先行區)穎奕國際醫療中心給訪客的最初印象。
穎奕國際醫療中心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在瓊投資最大的臺資健康領域項目,這個項目的掌舵人是臺商二代——“85後”淩楷鈞。
因父親在大陸發展事業,淩楷鈞1999年跨越海峽到大陸讀書,如今她已在大陸生活工作20多年。近幾年,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淩楷鈞將大半時間精力都留在海南這塊“熱土”上。
淩楷鈞自稱“趕海”姑娘。她介紹,2015年,樂城先行區要引資臺灣醫療企業,家族企業借此契機將在臺灣的醫療業務拓展到大陸。於是,淩楷鈞向父親主動請纓,全權負責這一新板塊的運作。
完全獨立運作一個新企業,從戰略規劃到拍地融資,與當地政府、銀行等部門機構打交道,獨自面對董事會的質詢……當時剛剛年滿30歲的淩楷鈞,抗下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她的全力運作下,2021年12月,穎奕國際醫療中心開啟運營。從此,淩楷鈞紮根海南,成為一個真正“趕海人”。
“我去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海南,今年下半年會更加頻繁待在海南工作。”淩楷鈞説,企業開啟運營後,需要洽談一些醫療合作項目,近期她和團隊正忙著從海外引進最新醫療技術人才、藥械等,“忙碌,但也很快樂”。
樂城先行區的特許政策是吸引淩楷鈞紮根海南的原因。擁有“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特許國際醫療交流”以及真實世界數據研究等政策優勢的樂城先行區,是國際創新藥械快速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
在淩楷鈞看來,樂城先行區的系列特許政策最適合生物醫藥創新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這為青年企業家提供了逐夢的廣闊舞臺。截至目前,樂城先行區已引進特許藥械超320種,有25家醫療機構開業運營,24家醫療機構在建或籌建。
淩楷鈞説,樂城先行區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醫療特區”,擁有諸多優勢,包括臺灣醫療機構通過特許經營政策落地、幹細胞治療通過特許研究未來可以推向臨床等,這些讓她看好未來樂城的發展。
“樂城先行區醫療機構可以引進使用在歐美、日本等地上市但大陸還未上市的藥品和器械。”淩楷鈞介紹,目前穎奕已從國外引進3款藥械,主要應用於心血管、骨科、婦科等領域。
淩楷鈞説,隨著國內大型公立醫院、大型醫學院聯合體、第三方檢驗機構的不斷落地,樂城先行區成為優質醫療資源集聚“強磁場”,加上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各項文旅發展規劃以及各項運動賽事帶來的流量,“發展前景可期”。
“在穎奕,有一半以上的科研員工是之前一直在臺灣工作的專家、人才。”淩楷鈞説,隨著大陸給予康養産業和民營醫院更多運營空間,相關的政策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多的國際化醫療人才選擇來大陸發展。未來,她希望穎奕能成為銜接中國大陸與國際醫療市場的一個窗口,利用企業擁有的國際資源優勢,將更多優質的醫療器械、藥物、技術、人才引進海南。
在淩楷鈞看來,中國經濟正在快速發展,很多新興行業都在積蓄髮展動能,包括生物醫療、新能源汽車、無人駕駛汽車、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大陸都走在全球前端,“建議臺青來大陸多走動多交流,希望越來越多的臺青深度參與到這場新世紀的經濟大變局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