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漢臺北連線舉辦服裝設計大賽 為臺青來漢發展提供時尚舞臺

2021-11-18 13:3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海峽兩岸青年時尚創意節暨首屆長江杯金裳獎總決賽及頒獎典禮于11月13日在武漢和臺北同步舉行。決賽中,來自臺灣9所大專院校的17組參賽者以現場走秀方式展示了100件作品,經武漢、臺北兩地評委連線評比,評出12個作品分獲金裳獎、銀裳獎、銅裳獎和優秀新裳獎。

  據活動主辦方武漢臺資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比賽共吸引了13所臺灣高校的千名學子參與,獲獎臺灣學生除了有獎金,還有機會成為武漢服裝産業特約設計師,免費來武漢進行服裝産業考察和學術交流,獲得可用於開辦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免費辦公空間。

  決賽現場上,臺灣學生展示的作品大多采用新穎材料,傳遞生命力量、自然環保等積極理念。如臺北海洋大學賴岩隴作品《禾本穗》系列,採用編織的方式,取“歲”與“穗”的諧音,在服裝上製作出麥穗生長的形象,呼應本次比賽的“歲月新生”主題。臺灣亞洲大學邱子筠、楊茹婷的作品《格式化》系列,在服裝上大量採用熒光色、反光布條,營造高科技感,寓意科技開啟新生活的理念。

  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蕭永瑞在頒獎典禮上表示,期望通過舉辦這類有特色、有內涵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搭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就業的交流橋梁和紐帶,促進漢臺時尚創意産業交流合作,凝聚兩岸青年攜手創新、共同打拼的力量。

  臺灣《中國時報》董事長王豐在臺北會場表示,如同疫情終究會過去,將時間拉長來看,兩岸關係同樣會有轉機。大陸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臺灣年輕人應做好長期規劃,在大陸開拓自己的未來。

  “非常期待臺灣學生能來武漢,讓好創意好點子在武漢服裝市場落地!”武漢專業評審、獨立服裝設計師胡社光説,參賽臺灣學生創新強、點子新,在運用新材料、廢舊物品、臺灣風俗元素等方面較為成功,其中不少作品非常成熟,可直接在漢完成産品轉化、走向市場。“武漢有市場、有空間,臺灣優秀設計師前來發展大有可為。”

  參賽學生指導老師、臺灣萬能科技大學時尚造型設計係教師林禎唯表示,非常期待來到武漢,交流服裝設計心得,達成更深入的合作。

  金裳獎獲得者邱子筠和楊茹婷在頒獎典禮結束後接受採訪表示,獲得唯一的金獎感覺非常幸運,“謝謝主辦單位辦這個活動讓我們可以跟更多人切磋,讓我們更進步。”

  武漢和臺北都是聯合國“創意城市網路”認可的“設計之都”。金裳獎服裝設計賽事緣起2019年海峽兩岸青年時尚創意節,漢臺兩地百餘名高校學生當時在武漢紅T時尚創意街區展示了獨創服裝作品。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轉以金裳獎賽事形式舉辦。主辦方表示,希望借由大賽,鼓勵兩岸青年在時尚創意和服裝設計領域加強交流合作,併為臺灣青年來漢發展提供舞臺。(記者 王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