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青年蘇州體驗中華“錦繡”文化

2021-11-11 10:1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蘇州11月10日電 (記者 鐘升)深一針、淺一針,漸漸地,臺北女孩黃海寧給手中的團扇勾勒出了一個簡單的圖案。雖然只完成了最初的刺繡步驟,卻令她異常開心。10日,參加“傳承吳地文化情係兩岸篇章”——匠心蘇作文化交流活動的數十名臺灣青年在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由非遺傳承人現場指導,學刺繡、雕核雕,親身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黃海寧到蘇州求學剛剛半年,她介紹,自己在課餘時會閱讀和蘇州文化相關的書籍。其中的非遺技藝刺繡,尤其是雙面繡令她嘖嘖稱奇。

  黃海寧説:“之前我一直想,要是有機會能體驗一下刺繡技藝就好了。今天跟著傳承人學習了刺繡的基礎,了解到她們為了完成一幅作品,可以花上5年的時間構思、創作。想想自己,花50分鐘寫作業都覺得堅持不下去,真的很慚愧。之後我要繼續在大陸認真學習,也會抽空練習刺繡技藝,希望能各有所獲。”

  蔡如瑜在蘇州已經生活了4年,工作之餘,她會在大陸吃吃逛逛玩玩,沿途的所見所聞都被她用短視頻記錄下來。如今,蔡如瑜在大陸的短視頻平臺上已積累了4萬多名粉絲,在臺灣的朋友也會通過她的短視頻來了解大陸的風土人情、發展現狀。

  在核雕館裏,架好手機、拿起雕刻刀,蔡如瑜一邊與橄欖核“比劃”,一邊錄製短視頻。她表示,自己早就聽聞吳中區的非遺技藝非常有名,還曾專門去尋找,希望能拍攝短視頻,今天終於得償所願。今後她也會持續關注大陸的非遺技藝,用短視頻記錄下來,與臺灣的朋友分享,讓大家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吳中區臺辦主任周韻介紹,吳中區自古是民間手工藝薈萃之地。目前,在全國工藝美術領域的11個大類中,吳中區擁有10個大類3000余個品種,是遠近聞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她期望通過此次活動,能讓臺灣青年更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積極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岸同胞同心同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