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應通盡通”的典範——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一週年記者短評

2019-08-06 08:26: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重審“兩岸要應通盡通”。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現成功通水一週年,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岸要應通盡通”要求的生動實踐,晉金通水一年,福建為金門鄉親供水366萬噸,相當於日供一萬噸優質水源。清清晉江水,潤澤兩岸人,受到海峽兩岸各界人士特別是廣大金門鄉親的積極評價,這正是“應通盡通”的典範。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體現了大陸對臺灣同胞最深的情誼,釋放出最大的善意。金門缺水,由來已久,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期間,就十分關心、重視從福建向金門供水問題。如何供水?兩岸從構想、規劃到供水工程建成和通水,歷經23年終於圓了“共飲一江水”的夢想。供水工程建設乃至一年來的無間斷通水,福建省和泉州、晉江等各級各部門,都盡心盡力,確保把清潔、安全、生態、優質的水源,供給臺灣同胞,極大緩解了金門用水緊張問題。所有細節背後,都體現了濃濃的同胞情,深深的鄉親誼。

  水質好,水價大大下降,可以説,金門鄉親真正喝到用到大陸的“同心水”,所以,各方無不點讚!

  晉金通水,是推進兩岸“應通盡通”的一個縮影,一個好樣本。閩臺隔水相望,地理相連,語言相通,民俗相近,經貿文化相聯,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應通盡通”思路,必將會有更多好項目落地,推進兩岸融合發展,造福兩岸人民。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