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籍教師徐偉軒談“31條”:能夠在大陸安居樂業是最重要的

2018年07月26日 09:07:00來源:台灣網

  臺籍教師徐偉軒談“31條”:能夠在大陸安居樂業是最重要的

  徐偉軒。(台灣網 全志強 攝)

  台灣網7月25日北京訊 (記者 張玲 全志強)從2013年到大陸求學開始,到現在執教于天津工業大學,臺灣籍教師徐偉軒已經在大陸度過了5年的時光。他近日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時表示,“31條措施”的落地實施為臺灣年輕人順利融入大陸社會提供了便利,對於他們而言,能在大陸安居樂業是最重要的。

  除了臺灣之外,大陸也有舞臺

  身為高雄人的徐偉軒從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曾在臺南、金門做過中學老師,正是在金門工作的三年讓他認識到了大陸。“金門離廈門很近,假日的時候會有老師帶我們從金門坐船到廈門玩,我才知道原來除了臺灣之外,大陸也有舞臺,也有讓我們發展的空間。”徐偉軒在談到來大陸的原因時説。

  從校園銜接到職場 臺生就業“同等待遇”不是夢

  因為想要挑戰不同,徐偉軒辭掉了臺灣的工作來到大陸的清華大學讀博士。畢業後,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徐偉軒發現作為臺生他無法從校園順利銜接到職場,原因是臺生沒有大陸應屆畢業生會簽署的三方協議(《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這也導致他比其他的同學入職的時間更晚些。徐偉軒認為,通過31條的逐步落地實施,相信未來臺生就業的“同等待遇”也會逐步實現。他很期待。

  參繳“五險一金”保障臺胞在大陸長遠發展

  今年2月,大陸發佈惠及臺灣同胞的“31條措施”,大陸各地隨後陸續出臺實施細則,為在大陸發展的臺胞提供同等待遇。在天津高校任教的徐偉軒也開始參與“五險一金”的繳納,享受與大陸同事們同等的勞動保障。“有‘五險一金’工作合同從長遠發展來看,使得臺胞可以更容易的融入大陸的生活,能夠安居樂業是最重要的。”徐偉軒表示現在很多臺灣青年在大陸應聘工作時是以有“五險一金”為基礎的,有意願招聘臺胞的高校、企業主動提供擁有保障性待遇的工作合同,讓他們在大陸生活更加安心。

  最大的惠利:可申報國家項目

  現在,徐偉軒是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與服裝學院工藝美術系的老師,他認為,“31條措施”中對臺籍教師而言,最大的融入便是可以申報國家項目。這意味著工藝美術學專業的徐偉軒可以同大陸的老師一樣,通過正常的渠道申請國家藝術基金。

  期待18位卡式臺胞證的推行

  徐偉軒提到目前還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困難,那就是身份證的問題。申請基金註冊時需要的是18位數的身份證號,臺胞證上的編碼是不足的。“我們殷切期待18位卡式臺胞證能夠儘快推行和發放。”徐偉軒建議臺胞證的編碼邏輯可以符合大陸身份證的編碼邏輯,這樣對以後臺胞在大陸註冊資訊時會更加便利。特別是在生活方面,徐偉軒説:“我們也很希望可以不用排隊人工取火車票。”

  對於“31條措施”,徐偉軒盼望大陸各地能夠出臺更詳盡的實施規範、細則,使更多的臺灣年輕人受惠。(完)

[責任編輯:張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