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生命高於天——記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救援隊伍

時間:2010-04-09 10:52   來源:新華網山西頻道

  華晉焦煤王家嶺煤礦“328”透水事故發生190多個小時後,有115名被困工人成功獲救。救援過程中,被困工人們頑強的生命力令人肅然起敬,現場3000多名救援隊伍的艱辛努力同樣感人至深。

  救援現場猶如戰場。連日來,無論是井上井下的工人和救護隊員,還是醫生護士、後勤服務等保障人員,不管再難再累,都是毫無怨言,用他們盡心盡力的付出譜寫了一曲營救戰歌:一切為了救人。

  比起井下的弟兄,我們一點也不辛苦

  3月28日13時40分開始,搜尋、救治153名被困工人從那一刻起便成了所有人的牽掛。短短幾天內,來自山西各地的數千名搬運工、焊工、鉗工、安裝工、專業救護隊、技術專家、醫生護士等救援人員紛紛由四面八方匯集到救援現場。

  救援工作任務繁重,工人們通宵達旦,一刻也不敢停歇。

  要排水救人,必須儘快完成管道的安裝和運作,為此有的工人在井下一幹就是十幾、二十多個小時。一根6米長、直徑25釐米的管子重達六七百斤,需要16個人才能抬得動。這麼重的管子,救援工人們抬了一根又一根,接了一截又一截。

  35歲的救援工人韓國慶最長一次在井下連續幹了17個小時。他説:“累了就坐著歇會兒,歇完繼續幹。到最後出井時都走不動了。”

  為保證排水,必須經常往礦井深處移動水泵。這些水泵輕的也有1噸多,重的近14噸。數十名工人為此多次跳入齊胸深冰冷的礦井水中,手托肩扛,一寸一寸往下移。

  隨著水位下降,搜救被困工人成了重要任務。然而,井下搜救的艱難超出常人想像。被水沖毀的設施遍地都是,幾乎找不見一條順暢的道路,有的地方只能靠俯趴在皮划艇上才能過去;救援人員還要面臨瓦斯濃度高、氧氣不足等考驗;搜索的面也很大,十幾個搜索點,救護隊員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一個人救出22名被困工人的汾西礦業救護大隊隊長陳永生説:“我們一天一夜不睡覺,沒有累的感覺。所有的人都在跑,從回風巷到軌道巷,再到皮帶巷,最後返回回風巷,跑了四五次。”

  井下如此,井上救援人員同樣不辭辛勞。隨時待命的醫護人員,一天24小時吃住都在救護車上;500余名電力保障人員在每個變電站、每根電線桿下堅持24小時看守;50多名後勤服務人員每天得保證3000多救援人員都能喝上熱水、吃上熱飯……

  然而,沒有一個人覺得辛苦。中煤五建一位來自河南省方城縣的劉姓工人説:“一想起井下的兄弟,我們都很著急。比起他們,我們一點也不辛苦。”

  他們是這樣説的,然而,井口旁的鋼管上、水泵旁,到處可以看到剛剛升井又在待命的救援人員酣睡的鏡頭。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