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改寫中國經濟版圖

時間:2009-06-24 13:01   來源:半月談

  中國經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改變著世界,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被世界改變。

  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推出了以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前5個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經濟運作已經呈現出諸多向好信號。輿論普遍預測,中國經濟有望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回暖。當然,也有論者提醒人們留意經濟企穩跡象背後的一些隱憂,諸如信貸增長過猛、産能過剩、通脹預期等,認為復蘇將是一個長期且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

  儘管對中國經濟是否觸底、未來走勢如何尚存爭議,但至少在一個問題上是沒有分歧的,那就是:經歷了這場危機之後,中國的經濟版圖必將深刻改寫。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下一階段七項工作

  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我國經濟運作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所有計劃,並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豐富和完善。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臨“危”擇機

  5月25日,國務院下發由國家發改委起草的《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對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放開壟斷行業對民間資本進入限制、改善資源性産品定價體制、有關民生的工資收入和保障體制方面改革、財政金融及涉外經濟體制改革等眾多方面進行表述,表達了政府將中國經濟改革推向深入的強烈信號。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壟斷行業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國家及時採取了擴大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辦法,其成效正逐漸發揮出來。但中央政府投資多而地方投資少、央企投資多而民間投資少、固定資産投資多而消費和出口疲軟的狀況,表明如何讓政府投資有效拉動民間投資,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成為當前改革的難點之一。

  “必須通過改革,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充分發揮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孔涇源指出。

  區域發展格局生變

  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1%。雖然創下17年來的季度最低值,但面對一派蕭瑟的全球經濟,這一數據仍頗顯亮麗。而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當中,有11個省區市以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成為惹人注目的“明星”。其中,有9個省份位於中西部地區(中部4個:湖南13.1%、安徽11.6%、湖北和江西均為10.2%;西部5個:貴州15.9%、內蒙古15.8%、廣西12.9%、四川10.8%、陜西10.2%),東部地區則只有天津(16%)和江蘇(10.2%)。這一現象引起了媒體和學界的關注。

  眾所週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先沿海後內地的梯度發展戰略,由此形成了“東強西弱、南快北慢”的區域經濟格局。但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東南沿海省市因其外向型的經濟特點,首當其衝。中國經濟的兩大傳統引擎——珠三角和長三角都遭遇重創。一季度,廣東、浙江、上海的經濟增速分別為5.8%、3.4%和3.1%,均低於全國水準。

  與此相對應,一季度中西部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約1個百分點,東部佔全國的比重則降低了近2個百分點。兩相比較,可以説,經濟發展長期滯後於東部的中西部省份,正集體展示出一種追趕的姿態。

  實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思路就已由非均衡發展向統籌協調發展轉變。近10年來,中央相繼確定並實施了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多個區域發展戰略。然而,客觀地説,中西部地區同自己縱向比,的確進步很大;橫向比,同東部地區的差距並未縮小,反倒還有繼續拉大的趨勢。

  此次金融危機在某種程度上,為中西部地區的趕超計劃提供了機會。筆者注意到,一些內陸省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彎道超車”的口號。江西省的一位官員解釋説,彎道追趕肯定比直道追趕更容易。

  今年以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投資拉動的結果。在以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項目為主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中,大項目投資明顯向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傾斜。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同比增長46.2%、34.3%,高於東部地區19.8%的增長率,也高於28.1%的全國平均水準。按省域看,一季度投資增幅超過50%的8個省份,全部是中西部及東北省份;增幅在20%~50%之間的17個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除了東西部之間的這種變化,南北差距縮小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以天津濱海新區為龍頭的環渤海地區發展勢頭迅猛。一季度,天津增速達16%,名列各省區市首位。並且,以往在環渤海區域內相互關聯度不高的京津冀、山東半島、遼東半島三大板塊,也開始呈現出競爭合作的新跡象。

  有分析人士用“重大變化”、“重新洗牌”來形容區域經濟出現的嬗變,這種表述或許有些誇大,畢竟中國區域經濟的基本架構尚未改變,而且中西部主要靠投資拉動的經濟高增長能夠持續多久也需要觀察。但毋庸置疑,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正在悄然破局,無論從地區協調發展的長遠角度,還是平抑金融危機影響的現實角度看,這種變化都彌足珍貴。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