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翰代表:儘快制定自主創新法 保障自主創新

時間:2011-03-08 10:56   來源:科技日報

  “為什麼中國的科研土壤上長不出像‘蘋果’這樣的産品?”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今天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和創新是一體的。這種創新不是拿了多大獎,得了多少榮譽,而是在市場上發揮作用。我們迫切地呼喚喬布斯這樣的人物出現。”

  鄧中翰指出,“蘋果”橫掃全球與喬布斯本人對創新的“頑固”追求密不可分。“即便在早年的矽谷,‘蘋果’比較沒落時,喬布斯頂住各種壓力,甚至被‘蘋果’排擠出去,但依然堅持創新,把每個細節做到極致,常常將産品打回實驗室或扼殺在搖籃裏,也要賦予産品新特色。這是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矽谷的創新氛圍和機制,也為“蘋果”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為什麼在國內説到原始創新,就一定要壯士斷腕、一定要破釜沉舟,而在矽谷就不需要?鄧中翰坦言,儘管中國很多行業也不乏小“喬布斯”出現,但他們往往面臨包括股票、員工不理解和市場對於創新性産品缺乏信心等壓力,很難成氣候。在高科技産業環境中,我們既要提倡創新精神,又要營造一種允許失敗、理解支援的氛圍。

  此外,在鄧中翰看來,“蘋果”值得稱道的還有堅持整合創新。“我們很多時候在申請項目時往往是針對某個點的創新,這些小點很難串到一起。”同時,我國的科技體制,依然存在著“兩張皮”的問題,很多科研人員不關心市場。

  “我們要生産‘蘋果’,需要培養喬布斯這樣的人,更需要在系統性、整合性、團隊性創新上下功夫,營造鼓勵創新、允許失敗的氛圍,並用國家體制和機制來保障。”鄧中翰説。

  為此,鄧中翰在今年“兩會”提出儘快制定自主創新法的議案,以法律的形式對自主創新的相關內容加以規定,依法保障和促進自主創新的開展。

  他認為自主創新法應涵蓋各種權益保護問題、科技創新體制等問題;明確保障自主創業人員的股權、利益分配和智慧財産權等。自主創新走向整合創新,我們要從國家標準、智慧財産權,甚至出口貿易等層面對其進行立法保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