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為全面小康築牢法治根基——代表委員暢談全面依法治國

2020年05月26日 14:03:00來源:人民日報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連日來,代表委員積極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築牢全面小康法治根基建言獻策。

  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一年多來,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不斷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共審議法律草案、決定草案48件,通過34件。

  “從制定疫苗管理法、資源稅法,到修改土地管理法、審議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不斷豐富和完善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天津市委副主委、天津市司法局副局長王悅群委員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國家的發展大局,圍繞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上做了大量工作。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經歷了一個認識和實施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正在走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核當中。”遼寧大學副校長楊松代表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完善,是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標準,人民性這一標準的貫徹實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成熟完善的試金石。“立良法、立善法、立切合中國發展實際的法,全國人大在這方面的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

  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及時反映改革開放新經驗新成果,堅持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相統一,增強法律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寇昉代表認為,“法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是要繼續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法律環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司法服務。”合肥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盧平代表建議,檢察機關履行好監督職能,督促推動政府機關更好地投入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制定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

  本次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民法典草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不僅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它的誕生將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作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我參加專委會審議民法典草案(包括各分編)不下20次,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民法典凝聚了人民的共識,是具有歷史性、標誌性、里程碑意義的法典,也是中華民族進一步走向文明、繁榮的重要標誌。”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代表在談到民法典的立法過程時指出,“民法典既然跟老百姓生活生産密切相關,就要讓老百姓都能看得懂。要多出臺相關普法資料,用更多通俗易懂的案例回應百姓的關切,使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典在人民生活中起到最大作用。”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點是對人格權的規範和保護,人格權單獨成篇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民法典中的直接體現。”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委員謝勇代表認為,民法典讓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加完備、更加清晰、更加穩定的法治保障。

  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有恒産者有恒心。民法典草案在保護産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捍衛平等交換與公平競爭等方面給出了具體規定。”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委員説,民法典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護,將更好規範民營企業依法經營,激發民營經濟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持續性。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兩高報告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顧工作實事求是,分析形勢科學深刻,部署工作目標明確。”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石時態代表表示,黑龍江省法院系統將忠實履行職責,在加強黨的建設、營造法治化環境、踐行“打官司不求人”承諾、推行“一體化”管理、打造文化法院等方面繼續努力,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兩高報告突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了司法為民的法治理念。”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委員説,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法檢兩院積極打擊犯罪,保障醫護人員安全,堅持依法抗疫,鞏固了疫情防控成果。此外,法檢兩院加強隊伍建設,堅持刀刃向內,嚴懲司法腐敗,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這也是兩高報告的一大亮點。

  “近年來,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更強了。”天津市律師協會會長才華代表説,“最高法報告連續7年提及典型冤案、錯案,從中可以看出司法機關勇於擔當、有錯必糾的決心。”他認為,隨著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不斷推進,司法機關實踐中將不斷強化罪刑法定、證據裁判、疑罪從無等理念,從根本上有效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積極關注中小微企業“快審理”“低成本”等司法需求,為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湖南啟元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袁愛平委員説,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還需繼續從法治層面持續發力、不斷推進改革。

  培育社會成員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氛圍

  “要加強全民普法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玨慧代表説,“民法典草案鮮明體現著新時代特點,折射著新時代風貌。應以編纂民法典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通過典型案例,以案説法,推動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人人都是見證者、參與者,也是建設者、受益者。”山西華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會議主任劉正代表認為,隨著全社會法治觀念不斷增強,法律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作出更大貢獻。“疫情發生後,華炬律師事務所成立工作組,開設公益法律諮詢熱線,同時面向山西省營企業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供法律諮詢、線上人民調解服務等,為民營企業復工復産、化解勞動糾紛和經濟糾紛提供幫助,受到中小企業歡迎和肯定。”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以法治手段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朱華榮代表建議,應不斷強化法治思維、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為製造業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參與市場競爭保駕護航。

  “既要適應新情況,也要關注新技術。以區塊鏈為例,這一新技術有助於打造透明可信任、高效低成本的應用場景,構建實時互聯、數據共用、聯動協同的智慧化機制。”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委員認為,應進一步加強區塊鏈等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標準體系研究,完善與電子數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更好厘清開放共用的邊界,為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提供指導和保障。

  (本報記者鄺西曦、黃超、韓俊傑、劉佳華、劉新吾、左瀟、李亞楠、巨雲鵬、鄭延冰、劉夢丹、靳博、陳淩、周亞軍、閆旭、張丹華、齊志明、孫超、楊翹楚)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