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郁慕明拜祭騰衝國殤墓園 告誡臺灣青年勿忘歷史

2007-06-10 15:1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中新社騰衝六月九日電(記者甘娜)在綿綿細雨中,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一行今天來到中國遠征軍英靈的安息地——雲南騰衝國殤墓園拜祭。憑吊完畢,郁慕明揮毫寫下了“韆鞦萬世”四個大字,以表達對抗日將士的緬懷和敬意。

  佔地八十余畝的騰衝國殤墓園始建於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的一九四五年一月,是騰衝人民為紀念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攻克騰衝陣亡將士而建立的陵園。這裡安葬著三千多位抗日將士的遺骸,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今天的國殤墓園內松柏森森、芳草萋萋。一臉肅穆的郁慕明緩步來到墓園主體建築之一的忠烈祠。祠內,正面為孫中山像及遺囑,兩側墻體上,嵌著陣亡將士題名碑石。郁慕明向英靈敬獻了花圈,並帶領全體商貿考察團成員行三鞠躬禮。

  忠烈祠後有一小坡,安葬著在整整四十二個晝夜的攻城血戰中壯烈犧牲的將士忠骨,三千三百四十六塊小方碑呈隊列式排列,碑上均刻有陣亡士兵的名字和軍銜。沿石級盤山而上,一座騰衝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矗立於山頂。塔身正面書“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剋復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其餘三面為騰衝抗戰紀要銘文,記述了戰役的經過。

  在展覽館,陳列著當年拍攝的二百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大量的文獻和實物詳細地記述了當年的戰鬥經過。郁慕明認真地看著每一件展物,神情更加凝重。

  整個拜祭過程中,郁慕明沒有説一句話。參觀完畢,他告訴記者,國殤墓園不是一個觀光景點,而是一段歷史的縮影。在這裡,我感受到將士們浴血奮戰、抗擊日寇的民族精神永存。

  “在墓園留影,有的年輕團員看見我一臉嚴肅,讓我笑一下,我不理會他。這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悲情的地方,我怎麼笑得出來!我也希望通過參拜國殤墓園教育我的團員並告誡臺灣領導人,特別是青年人,勿忘歷史!”他説。

  郁慕明此次雲南之行選擇保山作為重要一站,蓋因此行“不僅僅是一次簡簡單單的經貿之旅,更是探尋民族精神之旅。一定要寓教于行,以期産生深遠意義。”

  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以六個師的兵力強渡怒江天險,向侵佔滇西戰略要塞騰衝達兩年之久的日軍發起全面攻擊。騰衝攻城戰役歷時四十二天,遠征軍全殲日軍三千余人,以全勝戰績收復騰衝。戰役中,該集團軍九千多名將士英勇捐軀。騰衝之戰的勝利,有力地促進了滇緬戰場的勝利,在中國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史稱“滇西戰役”。

  戰火平息後,民國元老李根源等人倡建烈士陵園,以昭後世。作為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國殤墓園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復並開放以來,前來拜謁憑吊者絡繹不絕。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