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信眾齊聚山西關帝廟拜關公 弘揚“忠義仁勇”
中新網太原5月14日電 (劉小紅)5月14日(中國農曆四月初八),來自海內外近2000余信眾齊聚山西關公故里,參加以“關帝巡城”為主要活動的傳統古廟會。據悉,此廟會始於宋徽宗年間。
14日,山西降溫降雨,卻依然擋不住關公信眾對關帝的崇拜之情。當天,來自山西當地、河南、福建以及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的信眾齊聚關公故里,加入到關帝巡城的隊伍當中。
“關帝巡城”活動開始後,三頂關帝聖駕參與了巡遊隊伍。其中,一頂曾參與往年巡遊福建、臺灣及歷屆巡城活動的聖轎和木雕“軟身”關帝聖像,且均為關帝祖廟館藏明代的文物;一頂為2014年農曆六月二十四“紀念關帝誕辰活動”中關公研究會捐贈的木製聖轎,其“軟身”木雕聖像為關帝祖廟館藏清康熙年間文物;另一頂木雕聖轎為近年關帝祖廟館藏明代文物。
在傳統古廟會期間,山西關公故里各自然村進行民間社火表演,包括民間鑼鼓、舞蹈、扭秧歌等表演形式。另外還有“武聖杯”跤王爭霸賽、傳統民間戲劇等節目。
據了解,傳統古廟會是山西關公故里老百姓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有著悠久的民風民俗的文化活動。據了解,該項活動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2006年,山西關帝廟文物保管所恢復了中斷近百年的活動,並將關帝巡城等關公信俗特色元素融入到活動中,從而弘揚關公“忠義仁勇”精神及關公文化。
關公名羽,字雲長,生於西元160年,卒于西元219年,為今山西省運城市常平鄉常平村人。關公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成為民間祭祀的對象。此後,關公故事至明代中葉流傳已十分廣泛,其忠義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如今,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故事流傳。
山西常平關帝廟為海內外唯一的“關公家廟”,廟中供奉著關公始祖及關公上三輩祖父母的生像,是關公及關公文化的崇拜者和關注者嚮往的聖地。常平關公家廟與解州關帝廟、關帝祖塋並稱“三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