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石守望看兩岸—濰坊齊魯臺灣城
2021-09-22 11: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濰坊,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山東省下轄地級市,與青島、日照、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是半島城市群地理中心。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的重要交匯處,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
齊魯臺灣城是山東省、濰坊市傾力打造的山東省標誌性臺灣園區,核心區位於山東省濰坊城區西部,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可建設用地6.91平方公里。交流基地下設兩個示範區--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和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是目前大陸唯一以臺灣元素為主題設計的建築群,是國務院臺辦、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的魯臺經貿洽談會固定舉辦會址。項目以魯臺會展中心為核心引領,按照中心輻射、功能聯動原則,聚集資源建設會展貿易區、商業中心區、文化創意區等對臺合作示範區。核心區于2009年9月啟動,2010年12月魯臺會展中心封頂。2013年即獲批山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2014年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魯臺會展中心建築的設計靈感源自海邊岩石,展廳和會議部分兩座建築猶如一大、一小兩塊巍然矗立的巨石,流線型的場地宛如波濤洶湧的大海。一大、一小兩塊'巨石'隔'海'相守相望構成魯臺會展中心,立意為海峽兩岸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綜合平臺,所以取名'駐石守望'。
齊魯臺灣城自建成以來,在核心區舉辦了魯臺經貿洽談會主題論壇和專項論壇、海峽兩岸博覽會、兩岸文創展、臺灣精品展、臺灣縣市主題展、智慧製造展、魯臺交流30週年交流展、“中華情 心連心”兩岸書畫名家展、中國畫節、文展會各類涉臺交流活動300余場次,累計接待臺灣交流、參訪民眾10余萬人次。吳伯雄、江丙坤、詹春柏、郁慕明、徐立德、胡志強、郝龍斌、洪秀柱等一批臺灣政界人士和許勝雄、林倉生、賴正鎰等數百位知名工商經濟界領軍人士應邀參會參訪,臺灣臺北、南投、花蓮、基隆、高雄、金門等縣市多次組團參會,臺灣裕隆、旺旺、友嘉、車王等批臺灣一批企業依託基地拓展大陸特別是山東省市場,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兩個示範點主要以文化藝術交流為主,每年接待了一大批臺灣參訪交流觀眾,先後辦了8屆休閒觀光農業交流會、6屆農産品精品展、海峽兩岸土壤科技研討會、“龍騰中華 放飛夢想”風箏文化交流活動等30多項涉臺對接交流活動,已成為承接臺灣同胞來山東參訪交流的重要平臺。借助齊魯臺灣城平臺,在核心區魯臺會展中心“臺灣文化藝術館”,在臺灣設立了“山東濰坊民間文化藝術館”、“山東濰坊風箏文化館”、“山東濰坊微型風箏文化館”,形成了“濰坊有臺灣、臺灣有濰坊”的文化交流新格局。
濰坊産業基礎雄厚帶來了“雙招雙引”的多贏效應,還提升了魯臺會的産業吸引力。國家統計局統計的41個産業門類濰坊有38個,擁有機械、化工等5個千億級産業集群,濰柴、歌爾等一批龍頭企業扛鼎“大國重器”,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規模均居全省前四,重型發動機、微型麥克風等近30種産品銷量全球領先。
濰坊高度重視濰臺合作,持續舉辦了26屆魯臺會,規劃建設了目前大陸唯一以臺灣元素為主題的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齊魯臺灣城、兩岸交流中心,帶動濰臺合作全面發展。出臺了簡稱濰坊“惠臺八十條”的《關於進一步深化濰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內容聚焦經濟交流合作、社會文化交流合作、臺灣同胞在濰坊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在濰居住生活等4個方面,為臺商臺胞來濰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