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同胞參觀李莊古鎮 共敘文化抗戰情誼

2015-09-22 13:42:00
來源:宜賓新聞網
字號

  宜賓新聞網9月22日訊(記者 李清淩)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一紙16字的電文,不僅開啟了李莊與同濟大學的緣分,也為抗戰時期中國學術的命脈找到了一處避風之所。這一段75年前的歷史,因為一場特殊的聚會而重新變得生動起來。9月22日,“同根同源兩岸情文化抗戰李莊行”交流活動在宜賓舉行。借此契機,參加活動的臺灣嘉賓、學生和大陸嘉賓一起參觀了中國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的李莊古鎮,共敘文化抗戰的歷史和情誼。

  1940年9月30日,同大作出遷往四川宜賓和李莊的決定。此後李莊迎來了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學術機構和學府的遷駐,以及梁思成、林徽因、李濟、傅斯年、董作賓等一批學術大家和無數的革命知識分子、愛國進步人士、熱血青年,為他們支起了安靜的書桌,搭建了研究的平臺,築起了文化抗戰的堅壁。

李莊的文化底蘊打動了臺灣嘉賓。 (宜賓新聞網 李清淩 攝)

  在臺灣嘉賓中,有一位自稱“李莊原住民”的老人,他叫董敏,是甲骨學家、古史家董作賓的兒子。75年前,他隨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工作的父親遷來李莊。“當時我們住在板栗坳,在李莊生活了6年,那時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在董敏眼中,李莊人是可愛的,他們以包容的胸懷接納了大批專家、學者、愛國進步人士等,甚至還把廟宇裏的神像搬走,改建成大學學府和科研機構。在董敏的鏡頭中,李莊人也是可愛的。在此次交流活動開始前,董敏就已在李莊住了一個多月,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李莊的人和物,記錄下李莊人們最質樸的一面。

臺灣學生們在陳列館裏了解到李莊的歷史。 (宜賓新聞網 李清淩 攝)

  走在羊街的青石板上,梁柏有頗有感觸,其實她在前一天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李莊了。對她而言,這一次和李莊的再見,已等待了70年。1940年10月,梁柏有隨父親,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一起從昆明遷到李莊。“剛來的時候在李莊鎮中心小學讀書,住在板栗坳的‘新房子’裏,離‘田邊上’‘柴門口’‘牌坊頭’不遠。”説起李莊的這些小地名,梁柏有記憶猶新。而更讓她難以忘懷的,是抗戰年代專家、學者們克服艱苦的條件,在李莊潛心鑽研的精神。梁柏友説,現在的李莊在文化和經濟建設上都做得很好。

  前輩們在李莊克服艱苦條件,專注學術的精神也不斷激勵著後輩們。建築大師梁思成之孫、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梁鑒説,在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宜賓舉行這樣的交流活動,就是為了發揚好前輩們的精神,而李莊相容並包的胸懷也非常令人敬佩。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